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来源

中国药物警戒

作者

杨鸣,罗辉,刘建平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

摘要

中药-化学药在临床实践中的联合应用非常普遍,其药物相互作用不容忽视。本文系统介绍了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归纳了观察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的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研究设计类型。基于中药成分复杂的特点,比较了中药-化药与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异同,回顾了国内外对中药、草药或天然产物与化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在现有研究方法基础上,展望了CYP酶表型检测、代谢组学和影像学应用于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结局评价的新方法,以期为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联合用药;增效减毒_正文_中药-化药联合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普遍性,其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interactions,DDI)不容忽视,用药后体内药物的药物动力学行为会受到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药效可能加强或副作用减轻,也可能导致严重毒副作用或改变治疗效果。近年来,国内对中药-化药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逐渐深入,但基于人体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仍非常有限,亟需相关临床评价方法支撑,开拓研究思路,规范试验流程[1]。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的建立,有助于更充分地挖掘中药和化药的优势,加强联合用药的作用,分析判定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避免潜在的不良事件发生。

1

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1.1药物相互作用概念和研究进展药物相互作用(DDI)是指一种药物的效应受到另一种药物、食物或者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现象[2]。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包括药效学和药动学2个方面。当一种药物影响了另一种药物的作用靶点或改变了原有的药理学反应时,会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导致药物之间的效应呈现相加、协同或拮抗的作用,即实际药效等于、大于或小于预期相加作用[3]。药效学相互作用不包括药物血浆浓度及作用部位浓度的改变。药动学的相互作用是一种药物影响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或消除,进而改变血浆药物浓度。此外,还有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4]。年5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指导原则》,旨为进行药物(指新药,包括生物制品)相互作用研究的申办方提供建议[5]。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了《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6]。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洲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均在药物相互作用的指导文件中就临床研究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7-10]。近20年来,国际上药物相互作用逐渐从科学研究发展到临床实践。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机制评价,人群药理学和药物遗传学,基于生理学的药物动力学模型以及监管科学方面的多学科创新,使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bdfnzym/13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