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渊医疗结石病预防保健知识

北京雀斑专科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51501.html

提到“结石”这个话题,很多人都不陌生。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患上了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胆囊结石或膀胱结石等结石疾病。那么如何预防呢

一、尿路结石的预防

尿路结石复发率高,因而预防或延迟结石复发十分重要。但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预防方法。自然排出或取出之结石应进行分析,作为预防和进一步治疗的依据。治疗后应定期行X线或B型超声检查,观察有无复发。解除同时存在的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因素,对预防结石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结石成分、代谢状态及流行病学因素决定预防方法。

(一)一般性预防方法

与上尿路结石保守疗法相同。大量饮水及根据结石成份调节饮食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二)特殊性预防方法

1.草酸盐结石患者可口服维生素B6或氧化镁,以减少尿中草酸含量或增加尿中草酸溶解度。

2.感染结石、尿酸或胱氨酸结石的预防方法与保守疗法相同。

3.别嘌呤醇对钙结石亦有抑制作用。

4.伴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者,必须摘除腺瘤或增生组织。

二、怎样预防肾结石

1、大量饮水:尿石症的患者绝大数不喜欢饮水。如果增加50%的尿量可使其结石发生率下86%。大量饮水能起到稀尿液、冲洗尿路的作用。结石成分的排泄多在夜间和清晨出现高峰,因此在这个时间饮水最有好处,除睡前饮水外,夜间起床排尿后宜再饮水,这样可保持夜间尿量。饮水本身即有利尿作用,愈饮愈有口渴感,久而久之即可养成习惯。

2、调节饮食:我国的尿石80%-84%为草酸钙结石,在饮食上应以低草酸钙为宜。菠菜、芦苇核桃、甜菜、巧克力、浓茶、豆腐、牛奶、榨菜、海带、芝麻酱、猪脑、虾米皮等含草酸或钙较多,应尽量少食。为防尿酸结石,饮食上应避免进食动物内脏如肝、脑、肾等,肉、虾、蟹、菠菜、香菇等也要少食,但是,可食鸡蛋、水果和蔬菜。任何人都不宜长期服用磺胺、乙酰唑胺、氨硫脲、索密痛和四环素等容易引起尿结晶的药物。

尿路感染是尿石症的并发症,又是尿石症形成的诱因,因此积极选用敏感抗生素,彻底消灭尿路中的细菌。

三、肾结石的饮食保健

1.尿路结石病人不宜多吃糖

  

尿路结石病人吃糖过多,不但有碍治疗,而且会促进尿结石进一步形成。实践证明,服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钙和草酸均可促进结石形成,三者同时增加更易形成结石。因为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促使结石形成。因此,患有肾、输尿管和膀胱结石的病人不宜多吃糖。

2.尿路结石病人忌吃菠菜

  

据分析,尿路结石中,最主要的成分为草酸钙。我国尿路结石病人的结石成分为草酸钙者,约占87.5%。在平时,一个正常成人,每天从尿中排出草酸盐为12~40毫克。这些草酸盐一部分来自食物,如果食物中草酸盐摄人量过多,尿液中的草酸钙又处于过饱和状态,多余的草酸钙晶体就可能从尿中析出而形成结石。在食物中,含草酸盐最高的是菠菜,而菠菜又是人们常吃的蔬菜之一。那么吃菠菜会使尿中草酸排泄量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研究人员曾对10名健康人作了试验,让他们分别食用烫熟和炒熟后的菠菜,然后测定尿液。结果食用克菠菜后,尿中草酸排泄量明显增高,特别在食后2~4小时达到高峰,8小时后仍高于试验前水平,比未食菠菜者增加草酸20~25毫克,接近于一般人24小时尿草酸的平均量。试验还发现,吃炒熟菠菜的比吃烫熟菠菜的尿中草酸排泄量高。可见,尿路结石病人不宜再吃菠菜,因为他们尿中的草酸钙本身已处于过饱和状态,若再食,就可能加重病情。如果尿路结石病人,通过手术已除去了结石,忌吃菠菜就可预防复发。健康人食用菠菜时,多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降低尿草酸浓度;多采用烫食法,这对预防结石是有益的。

3.肾结石病人不宜在临睡前喝牛奶

近年来,提倡晚间喝牛奶的人很多,原因在于牛奶中含有色氨酸,有助于睡眠。这对于一般健康者来说,无疑是适宜的,但对肾结石患者或已治愈者来说,就不同了。理由是:人在睡眠之后,尿量减少,尿中各种有形物质增加,可使尿液变浓。由于牛奶中含钙较多,肾结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钙盐。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除的高峰,如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脏较多,故易形成结石。因此,肾结石患者不要在临睡前饮牛奶。为免此虞,可在晚上临睡4个小时前饮用。

4.近年来多种报导谈补钙,钙摄入增多,从尿中排出钙增加,而高钙尿增加了肾结石的危性

草酸等摄入量高,容易与钙结合形成结石。但也有人报道,通过膳食摄入的钙可与同时吃进的草酸结合成草酸钙,从粪便排出体外,反倒减少了可能吸收的草酸量,因此,并不增加肾结石的风险。但膳食之外补充的钙剂就不会有这种作用了。对于有肾结石史的人补钙要特别慎重。

5.多饮水多运动,饮水、运动:

有泌尿系结石的人应注意多饮水多运动,饮水、运动同时捶打尿路部位,对结石的排出有很大帮助。

四、如何预防胆囊结石发生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因为在禁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过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的粘稠和含水量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适当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饮食,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防止结石的形成。

(3)、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郁滞。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如胆囊收缩素等。

(4)、积极治疗能引起胆囊结石的一些原发病,如溶血性贫血和肝硬变,因为这些病易诱发胆囊胆色素类结石。

五、哪些因素容易引起胆石病

胆石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下列情况易患此病:

妇女:胆石病中妇女比男性约高出1倍多,而且怀孕次数多的妇女发病率更高,这可能与女性激素使胆固醇的代谢发生改变,胆囊收缩下降,造成胆汁淤滞有关。

年龄:据统计,40~5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高,这可能是年龄增加、活动减少、身体逐渐退行性变、长期慢性胆囊炎等多种原因所致。

肥胖:肥胖的人脂肪代谢不够正常,胆固醇常在饱和状态下,这是形成结石的因素之一。有人统计,肥胖者胆石病的发生率比正常体重者高出6倍之多。

饮食:胆石症与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喜吃甜食、荤食、油腻饮食者发病率高,也是与增加了脂肪和糖代谢的负荷有关。

卫生条件:不清洁的饮食易发生肠道的蛔虫病,而蛔虫钻入胆道后可引起胆道感染和梗阻,促进胆石形成,这是我国农村发生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主要原因。

尿路结石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ESWL)目前治疗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最常用、简单方便、效果好,费用低,治愈快。

通过超声对结石进行定位,将震波聚焦后进行碎石,把结石碎成细小颗粒,随尿液排出体外.

一般来说,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小于1cm,或者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可以采用体外碎石,但要注意伴有感染时不能碎石。

如果肾结石小于0.5cm,无不适症状、表面光滑、无梗阻、无积水、无感染,建议定期观察,多喝水、不憋尿、多做蹦跳类的运动,大多可以自行排出。但要注意按时复查,以明确结石状态。

有结石尽快取出结石才是上策,只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是远远不够的,只要结石存在,感染、积水以及一系列并发症风险也就一直存在。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疗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文章有任何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

康渊医疗碎石科医生:王苏平

国康结石碎石科优惠方案:

1、免费超声检查胆肾结石

2、碎石治疗费用优惠2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bdfnzym/144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