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

一、膀胱的解剖

膀胱是一个储尿、排尿器官。在哺乳类,它位于腹内,由平滑肌构成,呈囊形结构。婴儿膀胱位置较高,接近耻骨联合上缘;到20岁左右,膀胱逐渐降至骨盆,后端开口连接尿道。在中医,“膀胱”是六腑之一,指代与尿液产生及排泄的系列功能。

二、正常的膀胱功能

膀胱属于内脏,其神经支配总体分为传入的感觉神经和传出的运动神经。传入的感觉神经接收来自膀胱感受器的各种感觉冲动,经过脊髓向高级中枢发送神经冲动。例如膀胱的刺痛,膀胱的饱涨感等。膀胱的运动神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位于脊髓初级中枢,这部分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这部分神经又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来自骶2-4神经发出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它的兴奋可使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促进排尿。另一个是来自胸11-腰2神经发出的交感神经纤维,它的兴奋可使逼尿肌松弛,膀胱内括约肌收缩,阻止排尿。膀胱运动神经的另一部分位于大脑高位中枢,直接可以通过支配阴部神经而掌控膀胱外括约肌的收缩和松弛,控制排尿。所以膀胱的排尿与否,受到脊髓初级中枢和大脑高位中枢的双重控制,他们的分别在于脊髓控制是不自主的,大脑控制是自主的。

三、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

脊髓损伤的程度是多样的,总体来说,脊髓是外周神经和大脑“司令部”的重要“指挥所”。脊髓的损伤必然造成膀胱控制功能的紊乱。所以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弛缓性膀胱:发生于脊髓损伤后的脊髓休克阶段,和脊髓休克一样,可以持续几天到数周。此时膀胱壁肌肉放松,尿道括约肌失去和中枢的联系也变得松弛,膀胱极度充盈却没有“管制”,尿液最终溢出。基于脊髓损伤程度的不同,上行感觉纤维的损伤,患者也许知道或不知道膀胱的充盈和排尿。膀胱完全是没有自主控制的。

2、自动反射膀胱:此时脊髓休克恢复,只要脊髓损害发生在副交感神经(来自骶2-4)平面以上,膀胱就能通过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实现反射性的排尿,这种反射每1-4小时发生一次,其中枢只能到达脊髓,而无法到达大脑。

3、自主膀胱:发生在脊髓骶段的破坏或马尾离断,膀胱没有反射性控制或随意控制,膀胱壁松弛,不断容纳尿液,最后只有溢出,患者多数知道膀胱的涨感和排尿的感觉,也可以通过人工压迫腹壁而促使局部排空,但是这容易引起尿液的上行而引起输尿管和肾脏的感染。

在临床中也能见到无法解释的现象,说明目前的认识对人体也不是完全的,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指正。谢谢!

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tslf/10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