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传奇黎医王道章和他的徒弟方庆弟

补骨脂酊在北京哪家医院有卖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4325342.html

一、相识

我们是在镇旁路边一个小屋相见的,这里有正屋一间,稍显简陋,门框旁边是治病宣传的展牌,标注着诊治的项目,其中令人印象较深的是肿瘤癌症之类。门前摆着一个为病人蒸沐用的大木箱,上面放一台草药粉碎机。屋内洋溢着草药的香味,左右立着药柜药架,正面墙上重叠地挂着病人赠送的锦旗。门外,头顶上是支起来的铁皮棚,坐在对面的,就是传奇黎医王道章和他的徒弟方庆弟。

传奇黎医王道章简陋的路边诊所

据海南康养界前辈介绍,这师徒二人是黎医黎药圈子里的传奇。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但得到黎族医学真传,专攻疑难不治之症。他们为人憨厚,善良朴拙,诊病如神,却收费低廉,治的大多是癌症肿瘤、心梗脑梗、妇科病等,且治好的、来自海南各地及内陆省市的患者真是不少。带着一丝好奇,瓢泼雨水中驱车几百里路,我们来到了海南琼中县长征镇,在马路边一个缓坡上见到了他们。雨水打在铁皮屋檐上,喧嚣一片,我们喝着茶便聊了起来。

黎医王道章82岁,身材修长,体魄矫健,面容清瘦洁净,几乎没有皱纹,透着一股中壮年的英气,怎么看也就60岁出头。我问他是如何保养的?方知他儿女6个,小女儿才5岁多!弱弱地问一句是亲生的吧?他爽朗地笑答:“当然了!”49岁的徒弟方庆弟,笑眯眯地在旁边打圆场。他17岁得了腰椎病(坐骨神经痛),皮肤松弛、肌肉麻木,人近瘫痪,四处求医中邂逅黎医王,给他医好病,顺理成章投到老师门下,敬香烛,摆宴席,正式成了黎医王的高足。风里来雨里去,协助着老师四处诊病、上山挖药已经几十年。“被老师治好了病,自己跟着治病救人,做善事,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黎医王道章和他的徒弟方庆弟

我继续询问,他们精湛的医术是如何习得的?王道章老医生交了个底,是自己的爷爷、妈妈自小手把手教给他的。记忆中家里有黎族药书,没有文字,都是手工画的图,有草药采撷加工、看病诊治方法等。一边照猫画虎地学习,一边上山采药回来加工,更重要的是看老人们如何诊治患者,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并做了个乡村医生。

师徒二人话都不多,特别是王道章老医生,问一句答一句。如今他们凭着精湛的医术给四方乡邻、岛内患者采药诊病。由于医好的患者口口相传,他们不仅被请到大陆省份出诊,还应邀参加一些会议,被作为民族医学传人表扬鼓励。聊到他们的生活,我问:“日子过得如何?”回答是:“一般,很清贫。”我继续追问:“为什么?”他们便告知:“诊费不收,药费极低。”

详细了解后才得知,师徒二人之所以清贫,一是来求治的大都是绝症患者,重病、大病晚期,境况凄惨,不忍心多要药费诊费;二来草药皆为师徒两个自己采来、加工,就像自家自留地的物产,别人喜欢已经满足,费用就不好多要了;三来师徒两人都有个心结,治病救人,悬壶济世,让世人对黎医有个亲身了解、真心敬重就知足了。

二、诊病

一谈起治病救人,立时王医生眼睛就亮了,师徒二人话也多起来。问到黎医黎药有什么特点时,他们答道:“黎族医药简便、绿色、廉价、疗效显著。”

黎族医药是中医药的一部分,是黎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的宝贵经验,更是我国民族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海南岛黎族地区植被资源丰富,蕴藏着不少珍稀药材,素有“天然药库”的美称。黎族同胞在信仰上有植物崇拜的传承,非常善于认识和利用植物的天然药效。

黎族全民皆医,人人识药,或多或少都懂得一些草药知识。如天气炎热,口渴尿黄,他们采来竹叶草、牛筋草煮水服用;流感季节,用路边青、猴头毛、三叉苦、白茅根等煮水来防病治病;黎族妇女没有“坐月子”的习惯,生产前后吃一些自采草药,也没有产后风等后遗症。除此之外,黎族草药对蛇虫伤、骨折往往药到病除,对“三高”、妇科病、肝炎、癌症等疑难杂症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

黎族里认识草药较多的人,男的称为“帕雅”,女的称为“妣雅”,他们认为百草皆能入药,但要确保药材的成分与功效,一般野生,现采现用。入得深山,方有良药,有时为了寻找更好的草药,往往要翻山越岭。师徒二人最喜欢去、最神圣的采药地是海南岛西南部的尖峰岭。此外,黎医“帕雅”、“妣雅”把行医当做一种无言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做为一种赚钱的职业。由于黎族没有文字,因此黎医黎药长期以口口相传、手手相教的方式延续着。

当聊到黎医诊治方法时,师徒二人表示,其诊治和中医相仿,通过正确的诊断来确定病位、病因。诊断时,主要观测和检查4种器官(眼、鼻、耳、舌),4种感受(形、声、触、味),5种气味(痰、吐物、泻物、小便、血)。这些观测和检查,便是通过望诊、闻诊、问诊、脉诊这4种方法来进行。

(一)望诊:舌头、皮肤、眼球、尿、粪便、人的神态都是望诊的对象,主要是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等来判断疾病。

(二)问诊:医生用黎语询问病人的病史,如:“何时得病?”、“曾做过什么治疗?”、“服用过什么药”等,以便了解病情,判断病人疾病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三)闻诊:听声音和嗅气味,分辨正常与异常,再结合其他诊察方面所获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从而得出何种病症的结论。

(四)脉诊:也叫搭脉,若患者为女性,先诊右手脉后诊左手脉;若患者为男性,则先诊左手脉后诊右手脉。医生通常右手触诊病人之左手脉,左手触诊病人之右手脉,其用的手指为食指、中指、无名指。

黎医王道章认为,人体器官分布于人的左右手指尖。如:脾在左手触诊;肝胆在右手触诊;肾器官可以左右两手触诊。这便是黎医脉诊中的一个特点,在有关五脏六腑相关诊断等方面,黎医和中医学相仿,如: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等。

三、病例

(一)鼻咽癌

我们冒雨驱车,赶往距离长征镇30里外的上端黎村,探访王道章师徒治愈的一位鼻咽癌患者。上坡翻山,穿过茂密胶林,沿着乡间小路,车停在湿漉漉的村头。村子不大,坐落着几片安静的院落。雨中撑着伞迎接我们的是83岁的老人王国运。他个头不高,脚腿麻利,一边兴奋地呼叫着王医生,一边引我们入他家小院。老人做过村会计、民办教师,生养了6个女儿,算是村里贫困户。如今,国家补助给盖起了小楼,但孩子们都出嫁了,王国运便和老伴一起生活,颐养天年。

师徒二人与他们治愈的患者王国运

“他用元的草药救了我一条命!”老人性格开朗,聊起自己的鼻咽癌,指着王道章高兴地反复说。鼻咽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初大意了,王国运以为自己就是一般的感冒、发烧。后来炎症加重,逐渐出现呼吸不畅、鼻子流血、喷嚏不断、呼吸道异常症状,去医院才发现为时已晚。当时,医院的诊断都非常清楚:鼻咽癌晚期,医生已经交代他回家准备后事。直至今天他还记得当初的情景,用他自己的话讲,肯定要死了。“别的病人把王医生介绍给我。”他摸着脑袋回忆着:那时候他偏头痛、耳鸣,浑身酸痛,发烧不退。几乎是在晕眩中,跌跌撞撞地办完出院手续,拿着同病房病友给的联络方式找到了王道章。

“他用元的草药救了我一条命!”他举着手一样一样地算着:“2个月60副中草药,总共花了元,先是高烧退了,接着鼻塞、鼻血停了,半年多病奇迹般地好了。”他不断强调,王医生是他们一家的救命恩人,在雨中一遍遍挽留我们吃饭。

但是对于黎医王和他徒弟来说,这样的情景并不算少。每当这时候,治病救人的成就感带来的快乐和自豪,便成了他们做下去的动力。

(二)膀胱癌

同样是一位高龄男患者,先是血尿,反复发作的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并带有血块。接着是排尿困难,出现尿潴留。到医院,医生便给他判了死刑。来找王道章时,已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持续性尿意感和腰胀痛,膀胱周边包括生殖器都开始溃烂了。王医生通过望诊、闻诊、问诊、脉诊,对病上药,按疗程治疗。不到半年,患者便痊愈了。我问王医生:“这个患者花了多少钱?”王医生淡淡地说:“两三千吧!”

(三)乳腺癌

这是个三十岁的女患者,由于早期乳腺癌大多是无痛性肿物,身体无任何不适,也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加上受陈旧观念束缚,思想守旧,医院检查乳腺,发现情况不对也是中晚期了。住院、开刀、化疗,经历了灾难般的痛苦和绝望。病友推荐她找到王医生师徒,也许是年轻,病人恢复得非常快。四个疗程,元药费就神奇地痊愈了。

来诊治的患者,大多患的是走投无路的疑难绝症,包括肿瘤癌症、心梗脑梗等,但由于治好的病例比比皆是,师徒二人早已没有什么神奇感了。他们唯一难忘的就是病人痊愈后如释重负的表情。常年来,他们把自己定位为黎村“赤脚医生”,什么病都要看,都要会看,都要研究摸索。比如砭石、棒、藤灸等黎族医药器具的使用,黎药熏蒸、放血、活体动物疗法等照样都会。在急慢性关节性疾病、高血压、疲劳失眠、妇科病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和良好的口碑。

四、师徒情

黎医有个传统,师徒传带传内不传外。眼前这对传奇师徒却是例外。师傅王道章,黎族,年生,祖籍在琼中县长征镇茅项村,家里有深厚的黎医传统,爷爷、母亲都是远近闻名的黎医高手,王道章就是在他们的教导下成了新一代黎族名医。徒弟方庆弟,49岁,祖籍在东方市板桥镇老方村。年他得了坐骨神经痛,皮肤松弛肌肉麻木,最厉害时近乎瘫痪。医院,他就在民间四处求医治病,几近绝望中命运出现转机,在一场山野采药中师徒二人相逢相识。师傅治好了他的病,也顺理成章地收下了他这个采药郎徒弟,之后便开始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学,直至今天徒弟方庆弟也成了名声在外的黎医。

两人一起诊病一起上山采药,既是师徒又是搭档更像父子。师傅当年救治了徒弟,神奇的是后来一场意外,方庆弟也救过师傅。那一次,师傅在治疗自己的关节痛时喝草药,不料被熬药的孙子错放了大量的一味药,当喝下去身体不适剧烈呕吐时才发现,情况已经危急。接到电话的方庆弟立刻赶来,问诊清楚后马上配药,先喝甘草绿豆汤解毒,后来是豆腐加蜂蜜养胃,半昏迷的师傅才被救了过来。

如今,最令师徒二人忧心的还是黎医黎药的保护和传承。黎医黎药是海南黎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是黎族的宝贵医药文化遗产,也是中医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黎医药用的植物种类和治疗经验丰富,诊断独特,在治疗骨伤、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髓炎、股骨头坏死及毒蛇咬等常见病和疑难杂症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据海南药用植物研究所统计:海南岛有药用植物多种,载入《全国中草药汇编》的有多种,其中多种为海南特有,黎药常用的有多种,收入《中国药典》的有种。有10多种特有药用植物和32种国家重点保护药用植物分布于海南中部黎族山区。由于制药企业较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tslf/12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