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和幻想,梦境和神奇,冒险和浪漫……
在迪士尼乐园,你可以得到各种体验,
但有一点你可能不知道——迪士尼乐园还能治病。
在美国,有医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过去几年中,有很多泌尿系结石患者来报告说体内的结石自己给排出来了。在那之前他们都去了同一个地方,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士尼神奇王国主题乐园。在那里,他们都乘坐了叫做大雷鸣山矿车(BigThunderMountainRailroad)的过山车。
由于报告的病人数量非常可观,乘坐过山车和肾结石排出之间的关联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
大雷鸣山矿车过山车是一款西部风格主题的过山车游乐设施。今年刚运营的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也有过山车游乐设施。
密歇根州立大学骨病医学院有位叫做瓦廷格(DavidD.Wartinger)的泌尿科医生,他本人的一位患者分别坐了三次大雷鸣山矿车,每坐一次就排出一枚肾结石。这位医生做了个十分顽皮的小研究,用一个硅树脂做的肾输尿管人造模型,重现了乘坐过山车时肾结石在肾输尿管中移动的过程。
泌尿管道里有了小石头
泌尿系结石,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存在于人泌尿系管道里的小“石头”。当尿液里的一些成分,比如钙质、草酸、胱氨酸和尿酸浓度过高时,就有可能凝结在一起形成结石。大约有19%的男性和9%的女性在一生中会得泌尿系结石,比例真的不低。但不是所有泌尿系结石都有症状,这和结石的大小、位置都有关系。
我们的泌尿管道包括滤水系统——肾脏(其中包括集水容器——肾盏和肾盂),排水管道——输尿管,蓄水池——膀胱,泄水阀门——尿道。在泌尿系管道的各个部位,都有形成结石的可能,因此从部位上划分,泌尿系结石包括肾内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泌尿系解剖
肾脏解剖。图中鹿角形的尿液收集系统称为肾盏,上、中、下部的肾盏汇集成的漏斗形区域称为肾盂,肾盂向下转为输尿管。
绝大部分泌尿系结石产生于肾盏中,它们漂浮在肾盏中,随着时间延长,体积可能会越长越大。小号的结石可能随尿液被自发排出,体积比较大的结石由于无法通过管径比自己细的肾盏出口,可能终身被困在肾脏里。尤其是位于最下方肾盏内的结石,由于重力作用,不太容易排出。有一些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如果嵌顿在肾盂输尿管里,造成尿路梗阻,才会产生剧烈的腰腹部绞痛症状。
带着“尿路”去坐车
游客乘坐大雷鸣山过山车排结石的意外发现,激发了瓦廷格医生研究这个现象的兴趣。他设计重现这一过程的方法,就是用一个硅树脂材料的透明尿路模型,灌上尿液,再装上三枚不同大小的真结石,带着去坐过山车。
这个模型是精确按照真实患者的尿路解剖形态和大小做成的,这三枚结石,也是这位患者乘坐大雷鸣山过山车后排出来的真家伙!
硅树脂尿路模型
坐在后排最管用
结石们刷圈20次,有8次坐在了列车前部(前三列车厢的1—7排),其余12次都是在最后一节车厢(第五列车厢的13—15排)。统计数据发现,在列车前部就座的8次运行后(共24枚?次),总共只有4枚排石记录,排石率为16.67%。而在列车后部就座的12次运行(共36枚?次),共有23枚排石记录,排石率高达63.89%。
看到这里,
想必有肾结石烦恼的患者有些跃跃欲试了!
且慢!
一些体积小的结石,包括那些接受过体外震波碎石后的结石碎片,也可能长期存在于体内而不被排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小石头或石头碎片都有可能会继续长大。部分接受了体外碎石术后等待石头碎片排出的患者,可以去坐个几趟大雷鸣山矿车过山车,加速结石排出,而且最好要坐后排啊。
统统去玩儿一趟过山车,赌一把排石,显然是不靠谱的。
专家这么说——
知名泌尿结石专家窦医平主任表示,一般情况下,肾结石患者在接受体外碎石,或其他一些碎石治疗后,都需要大量饮水,并配合适当的活动、体位等,排出体内的残余结石。乘坐过山车时,遭遇的剧烈翻滚、腾挪,容易使体内活动的小结石进入输尿管,与上述排石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能够起到帮助排石的作用。
“不过,我们不建议肾结石患者盲目地去乘坐过山车来排石。”窦医平主任表示,乘坐过山车只能排出体内可以活动的小结石。
△一般情况下,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才可能被排出。大结石很容易堵塞输尿管,引起尿路梗阻,引发肾绞痛和积水。
△其次,过山车不适合老人、小孩,以及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乘坐,患者若贸然乘坐,很可能引发危险。
此外,
肾结石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饮食及职业相关
因此预防肾结石的发生也应从这些方面着手,尤其是在饮食方面,要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
因此,小编还是建议广大肾结石患者,应当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安全、有效的排石。
喜欢请点赞
白癜风遮盖白癜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