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类药物超敏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雷、向阳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年11月第51卷第11期第-页

铂类药物是很多恶性肿瘤化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顺铂和卡铂已成为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化疗的一线药物,铂类药物末次化疗后6个月以上复发的卵巢癌患者(即铂类敏感的患者)予卡铂再次化疗仍有较好的预后。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reaction,HSR)是指不能以化疗药物已知的毒性反应解释的意外反应[1],是铂类药物化疗中并不少见的不良反应,也是影响铂类药物化疗顺利进行的常见问题之一。本文对铂类药物HSR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一、铂类药物HSR的发生机制及分级1HSR的发生机制:

HSR根据其发生机制的不同分为变态反应(涉及免疫机制)和非变态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是由于药物与循环系统中的免疫细胞结合,导致细胞因子释放引起的非免疫性HSR)两大类。变态反应按照Gell和Coombs分类法[2]分为4种类型,即Ⅰ、Ⅱ、Ⅲ、Ⅳ型。一般认为,铂类药物HSR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即IgE介导的即刻变态反应,其后果最为严重、起病迅速、致命性的系统变态反应,称之为全身性过敏反应,十分罕见,但因其发作威胁生命安全,需要高度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tslf/6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