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症状的血尿,如尿频、尿急伴随血尿有可能是膀胱炎,无痛血尿更危险,有可能是膀胱癌。”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黄健表示,膀胱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中国每年新增发病人数有8万多人,多见于老年人群体,膀胱镜筛查仍然是金标准,但是,更多无创手段如尿液筛查膀胱癌的新技术正在研发中。
什么样的尿液有问题?
尿中带泡沫,有些时候是肾病的症状,因为泡沫是蛋白产生的,而尿中是不应该有蛋白的,只有肾病严重时才会漏蛋白。这是人们的常识,事实上也并非如此,男性尿道中会存在精液成分,精液就是蛋白,也可以引起泡沫尿。或者是排尿过急:尿液强力冲击液面,空气和尿液混合在一起,也容易形成泡沫,只不过这种泡沫较易消散。还有就是喝水太少了,尿液因此浓缩,或者因为出汗过多、腹泻等,总之是因为水分不足甚至脱水引起尿液浓缩了,造成尿液中蛋白及其他成分浓度较高,也容易形成尿中泡沫增多。
偶尔出现的泡沫尿多半是生理性的,但如果之前就有肾小球肾炎,或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肝炎等,之前一直控制很好,最近却常有泡沫尿时,就应该重视,这很可能是尿液中蛋白增加的表现。
有蛋白时的泡沫尿有个特点,尿液的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不消失。如果是糖尿病人,尿糖增多,尿液中的葡萄糖和各种矿物盐类,也可以使尿液张力增强而出现泡沫,但这种泡沫一般较大,且很快消失。
如果是肾脏疾患,泡沫尿的同时,一般会伴有浮肿、夜尿多,甚至高血压,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就医了。
你真的会留尿吗?
验尿是一项不起眼的常规检查,却可能早早地发现我们身体的小隐患、大问题。通过验尿,医生可以了解到身体的一些状态。留尿是一门技术,它直接会影响到我们验尿结果的准确性。但是,目前对于留尿,大家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晨尿和夜尿傻傻分不清楚
夜尿是憋了一宿,起床之后的第一泡尿;晨尿是清晨五六点钟起来排出一次夜尿,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再留取的尿液。需要注意的是,留晨尿的前一天晚上10点以后就要尽量少喝水。
为什么要留晨尿呢?清晨身体的基础状态平稳,受食物、药物的干扰因素小。清晨第一次尿液较浓缩,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晨尿没有污染,细胞形态正常,化验结果比较真实。而夜尿在膀胱内储存了一夜,可能会有细菌滋生,红细胞的形态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夜尿不能正确反映尿液的真实情况。
误区二:随机留尿啥时候检都一样
留取尿液不像抽血那样严格要求空腹或者定时等,对于很多门急诊的患者,无法留取晨尿,他们留取的是随机尿。但是,随机≠随便,也不是没有要求。
留尿以后应尽快把标本送到检验科,检验科医生希望能在一个小时之内收到您的尿样,因为放的时间过长会导致尿液中的细胞被破坏,细菌生长繁殖,尿结晶被稀出来,那样尿检结果就不准确啦。
误区三:清洁中段尿好麻烦没必要
清洁中段尿是指在尿液不间断时弃去前面的那一段,用尿杯接取中间的那一段尿液。我们在留取中间那段尿液的时候要先清洗您的尿道口,避免白带或者精液的影响,还要使用干燥清洁的容器来装取尿液。
有些女性患者一开始尿就接取尿液送检,可能会因为阴道炎污染尿液,导致尿中白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明显增多,此时需重新复查中段尿。
误区四:月经末期验尿应该没事吧
有时候病人赶时间想尽快做完所有检查,就会抱有侥幸心理,在月经即将结束的日子里来验尿。这样做是不对的,月经血会造成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尿蛋白呈阳性。因此,留尿应该避开月经期,即月经结束3天以后,避免标本污染。
误区五:尿量少点没关系
尿液总量不够的话,无法进行检测浓缩后的成份减少,导致结果偏低或假阴性。一般要求成人需留取不少于10ml的量,特殊情况除外。
八件小事挡住膀胱癌
生活中做好一些小事,就能最大限度地将膀胱癌拒之门外。
1.不染发,少焗油。长期反复染发会增加膀胱癌风险。建议喜欢染发的人每年只染1次。中老年人尽量不要焗油。
2.不吸烟,避免大剂量应用某些致癌的药物,如雄、雌激素类药物,某些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等。
3.避免接触苯胺类物质,尤其印染、涂料、装修等行业人员应注意防护。
4.增加饮水量。平时养成随时喝水的习惯,不要等渴了再喝水,以免膀胱内代谢废物浓度提高而刺激黏膜,带来致癌隐患。
5.不憋尿。有憋尿习惯者,患膀胱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3~5倍。
6.积极防治泌尿系结石、血吸虫病、膀胱内感染等。
7.积极参加普查,包括膀胱镜在内的筛查手段都能提高早诊率及生存率。
8.补充维生素E。美国研究发现,多吃坚果、橄榄油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可降低膀胱癌风险。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
往期回顾滑动点击查看照护—老人为什么会跌倒
照护-如何预防老人跌倒
记住这几组人体健康指标,关系您的健康!
老年人居家护理安全攻略
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穿脱衣裤
家有高龄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看过来
所有人,寒冬来临,心脑血管病高发,家里的老年人如何预防?照护
带管的病人该如何吃饭呢?这里说的是“管饲”那种
雾霾到底会不会导致肺癌?这次我们把知道的事实都告诉你!
保健养生|预防脑卒中(争分夺秒拯救大脑)
健康密码|糖尿病的传说与误区
肩关节使用说明书
版”人人安康”百万医疗保险火热升级
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急救时用哪种?
并不是每种感冒都能自愈!你不可不知
春节护好五脏,能为一整年的健康打牢基础!
帮助降“三高”的食物表送给大家,新的一年远离三高!
这些小习惯能帮你高效工作!开工大吉!
关于降压药:必须掌握的10条知识
关于妇科检查,有这篇文章就够了...
不同年龄段的防癌重点,赶快收藏吧!
看病的15个“潜规则”,很多人都不知道…
8张动图揭秘高血压损害“血管内膜”全过程
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四高」了,自测你中了几条?
食物发霉,没长霉的地方能吃吗?10个容易忽略的饮食禁忌
10个缓解疲劳的小方法
治痛风和降尿酸,至少知道这8点!
算算你的心脏多少岁
癌症防治要行动起来!10大高发癌症预防筛查方法送上!
水果能不能饭后吃?吃水果的8个真相
7个假健康习惯,别信!
没有一个颈椎可以健康地离开办公室
“危险辣条”只是冰山一角,告诉孩子:外出时这些食物都不要吃!
科普一下:二价、四价、九价宫颈癌疫苗是怎么回事?
一旦吸上烟,你就算是为社会“做贡献”了……
药食同源系列科普——快乐柠檬
没有苏明玉,患老年痴呆的苏大强会怎么样?
药食同源科普系列—“蒜”你狠
16类食物存放冰箱的小秘诀,你不想知道吗?
“少儿不宜”的药物,到底有啥?
人体的这些“危险三角区”你都知道吗?原来不止脸部一个!
吃了一盘香椿炒蛋,竟器官衰竭!这些菜吃前要焯水!
转给宝爸宝妈!儿童常见春季传染病悄然来袭,9图教你防患于未然
它让你上瘾,危害毁全身!专家发出毒品一般的警告!你还天天吃!
提醒: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防治知识送上!
可能导致胃癌的细菌,一半中国人都感染了!该如何应对?
好好的血管,怎么说堵就堵?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最新疫苗接种时间表,必须收藏
药食同源系列科普——“胖大海”的春天
不想得「空调病」,一定要做好3件事
有鼻炎的人,到底怎怎怎怎怎怎么办!
远离“地雷”4招教你保护个人社保信息
海姆立克急救法
心脏骤停4分钟、脑梗3小时……牢记这些救命数字,关键时能救回一命!
每两个成年人就有一个糖尿病前期,会是你吗?
警方证实:吃这种水果会被查出“酒驾”!这几种食物都要注意!
如何分析甲状腺功能化验单?这有一本秘籍给你!
一口糖从上到下毁全身!却因为利益,糖的危害被隐瞒了
头孢加酒,一吃就走?还有哪些药要小心?
刷抖音、敲键盘,后果很严重?
高温来咯!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液是两种不同的药?
她用12颗柠檬,让世界读懂了乳腺癌!
中国房颤日:心(房颤)动的感觉?进来了解一下吧
偏头痛怎么诊断治疗?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量血压选左手还是右手?坐着量还是躺着量?
五代头孢菌素的区别(新)
重要!身体这个“眼”是长寿穴…夏天这三件事千万不能做
有一种抖腿,是病,得治!
一次体检,到底吃进多少辐射?
空调病
这个杀手,真得“冷”!
酒后出现这个症状是脱水前兆夏天喝点带“味”的水,养生又防病!
腰痛,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该如何处理?
晚上几点睡算熬夜?健康生活方式十二时辰应该是这样的!
脂肪肝不全是吃出来的!日常做到以下几点,消除脂肪肝!
牙齿三种痛应当看医生点按这个穴能止疼!(内附牙齿护理方法)
5个因素加速大脑衰老大脑保持年轻的方法,值得收藏!
降血糖、防“三高”这份应对慢病的饮食攻略,值得珍藏!
秋高气爽却哈欠连天,咋整?坚持这样做,解“秋乏”还精神好!
你去的泳池安全吗?选择放心泳池看这些指标!
好看你就点这里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