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为10.8%,全国有超过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其中有70万患者已经进入透析阶段,且这个数据仍在递增中。“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只有15%,因此普及肾脏病的相关知识迫在眉睫。
TIPS
肾脏病变高危人群
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危害肾脏的最明显的一个危险因素;
2.糖尿病患者,糖友中有近50%的患者一定会进展到糖尿病肾病阶段,有一部分甚至会肾脏衰竭;3.血管病变病人,包括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等;4.肥胖患者,体重特别超标的人通常会合并代谢综合征,导致肾脏病变;5.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这个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6.生活习惯不良的人,比如,长期熬夜、喜欢喝碳酸饮料、喜欢吃重口味食物等,都会增加肾脏病变的风险;7.有家族史,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也是高危人群,比如有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疾病的后代肾脏病变几率高,一定要早筛查早诊断。
TIPS
如何早期诊断肾脏疾病?
首先,定期做尿常规很重要。它可以发现肾脏的早期异常信号。需要提醒的是,医院做检查留小便时,在家已经尿过几次了,那么,这个小便的质量就不高。“最好是留晨尿!”所谓晨尿就是晚上12点钟以后你不再排尿了,留的小便标本是早上起来排的第一次尿。晨尿能够至少在膀胱停留6个小时,它有一定的浓缩,能比较好地反映在这段时间里面你的肾脏滤过的情况。有的人在家里尿过了,跑到体检中心,临时赶快喝两瓶矿泉水,再去留标本,这个时候的尿非常稀释,根本没有在膀胱有停留的时间,所以结果会出现假阴性。
其次要抽血,看看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判断肾功能。
最后是做肾脏彩超,它可以第一时间判断肾脏里面有没有积液,有没有输尿管梗阻,膀胱有没有残余尿量或异物,医生可以据此鉴别一下有没有梗阻的因素,也是肿瘤的早筛之一,同时也可以判断肾功能衰竭是急性还是慢性的。
TIPS
自查早揪,3个实用大招学起来
有的患者表示很疑惑,“我每年都做体检啊,刚刚半年前做体检什么事都没有,为什么现在一下子就肾衰竭了?”
肾脏是个沉默的器官,肾脏疾病是“沉默的杀手”,它不像高血压和糖尿病,前期的症状比较明显。肾脏疾病在I期、II期、III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所以容易忽视。另一方面,部分慢性肾病进展又非常快,如新月体肾炎等,很可能三四个月就肾衰竭了,所以老百姓自己一定要掌握一些方法自查自揪,发现问题及时就诊,最起码不会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为此,介绍三个实用招数,大家赶紧学起来:
1
照镜子
早上起床先照镜子,主要看两点,一是看你的眼睛,本来有双眼皮的,会不会双眼皮消失了?医学上管这叫“眼睑水肿”。如果水肿一天两天就消了,可能是睡前喝水多了,或者枕头低了,或者前一天吃了比较咸的东西等,但如果这种水肿持续几天都不消,医院检查了。除了看眼睑,在照镜子的时候还要看看你的气色是不是暗黄,有无苍白或灰暗,这些都与肾功能不好有关。2
上厕所
1)早上起床后排晨尿,上厕所时建议低头看一看,尿液冲撞到马桶壁上,有没有持续不消散的小泡泡,如果一直有小泡泡不消散,要排除是否蛋白尿,建议去做个尿检。2)留意一下尿液的颜色变化,一般来说早上的尿液是黄色的,因为浓缩程度比较高,但是在第二、第三次特别是下午小便的时候尿液的颜色是淡黄色。如果尿液的颜色很深,像红茶一样,或者像肉水,或乳白色等,这就是异常的尿液颜色了,必须尽早就诊。3)要留意一下尿液会不会有明显沉渣,或絮状物等等。
3
检查双下肢
晚上睡觉的时候按一下自己的双下肢,一般来说踝关节有一点点肿胀那是正常的,尤其是久坐久站之后都会有一些水分蓄积在下肢踝关节,但胫前或脚踝有按下去持久凹陷的水肿就要引起注意了。
总结起来就是“早上起床照镜子、上厕所,晚上睡觉前按双下肢”,这三招能够让你比较容易在早期发现肾脏病变。
END
长按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zlbdf/1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