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了进一步规范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高我国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自年起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编写组,对提高我国膀胱癌的诊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流行病与病因/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9位,在男性排第7位,女性排在第10位之后,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3位。在欧美,膀胱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位列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癌之后,在女性恶性肿瘤亦排在10位以后。年全球新发病例约43万例,死亡约16.5万例,世界发达地区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16.9/10万,女性为3.7/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男性为4.5/10万,女性为1.1/10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地区差异,发病率最高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是北美、欧洲和西亚地区,然而发展中地区的死亡率较发达地区高。-年美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36.2/10万,女性为8.9/10万。美国癌症协会预测年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数为例(男例,女例),死亡病例数为例(男例,女例)。
组织病理学
组织学类型
膀胱被覆尿路的上皮统称为尿路上皮(urothelium)或移行细胞(transitionalcell),现“移行细胞”这一名称已经较少采用,因此,统称为“尿路上皮。膀胱癌包括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次还有较少见的小细胞癌、混合型癌、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以上,膀胱鳞癌约占5%,膀胱腺癌更为少见,膀胱癌的比例2%。其中,膀胱腺癌是膀胱外翻患者最常见的癌。
组织学分级
膀胱癌的分级与其复发和侵袭行为密切相关。关于膀胱癌的分级,日前普遍采用WHO和WHO分级法。在WHO年更新的膀胱癌病理诊断标准中,仍然推荐采用WHO分级法。因此,仍以WHO和WHO分级为准。病理报告规范
膀胱癌病理标本的送检和处理流程是否规范,对病理科医师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议规范病理标本的送检和处理流程。
1、膀胱电切病理报告
2、膀胱全切病理报告
3、膀胱癌的术中冷冻检验
4、膀胱癌的免疫组化
分期
膀胱癌的分期包含3个方面信息:1、原发肿瘤局部浸润的情况;2、区城淋巴结受累情况;3、全身其他脏器转移情况。分子分型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MIBC和NMIBC二者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不同,甚至有学者认为二者不是同一类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和生物检测技术的不断涌现,通过基因分析技术对膀胱癌进行分子分型成为新的热点。基于基因分析的综合性膀胱癌分子分型,目前有多种分型方案。有研究认为,这些不同的分子分型方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内容摘选自:《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第27-36页)
下篇内容预告:膀胱癌的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