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s://m.39.net/disease/a_5488017.html<
本文原标题:《海洋科普丨宽纹虎鲨(Japanesebullheadshark)》
界:动物界Animalia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目:虎鲨目Heterodontiformes
纲:软骨鱼纲
亚目:虎鲨亚目Heterodontoidei
科:虎鲨科Heterodontidae
属:虎鲨属Heterodontus
种:宽纹虎鲨
物种概述Summary中文名:宽纹虎鲨(拼音:kuānwénhǔshā);
学名:HeterodontusjaponicusDuméril。
宽纹虎鲨,亦称日本异齿鲨,中小型鲨鱼,喜栖于大陆架的边缘6~37米的海域,常出没于岩石及遍布海藻的海底。可以用双鳍在海底“行走”。体黄褐色,具深褐色宽横纹,在头后宽狭交叠。分布于黄海及东海。日本、朝鲜沿海也有分布。化石见于侏罗纪。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未予评估(EN)
国家保护级别:不详CITES公约级别:未定
红皮书等级:未定
形态描述Morphologicaldescription
体延长,前部粗大,后部较细小。头高大,略呈方形;尾比头和躯干稍长。吻宽钝,向前低斜。眼上侧位,椭圆形,无瞬膜;眼间隔宽而稍凹;眶上突起显著。鼻孔大,靠近吻端,与口隅相通,形成一鼻口沟;前鼻瓣宽大平扁,后鼻瓣扁而半环形。口裂宽而平横,唇褶发达,口隅后具一纵行短沟。上下颌前部牙细小,三齿头型,后部牙臼齿状,方形或长方形;多行在使用。喷水孔小,圆形,位于眼后缘垂直线下方。鳃孔5个,最后3—4个鳃孔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背鳍2个,各具一硬棘;第一背鳍中大,起点与胸鳍基底后端相对,后缘稍凹;第二背鳍较小,形状与第一背鳍同;尾鳍宽短,帚形,下叶前部作三角状突出,后部有一缺刻;臀鳍比第二背鳍小,基底与尾基间之距离。比基底长不到2倍;腹鳍近方形,后缘几平直;胸鳍大,鳍端伸越第一背鳍下角末端。
▲宽纹虎鲨的卵生物学描述Biologicaldescription
体黄褐色,具深褐色横纹10余条,在头后宽狭交迭;胸鳍背面具暗色宽纹2条。近海底层栖息,运动不活泼,食贝类和甲壳动物。卵生,卵壳呈螺旋形。体长达1米左右,产量不大。
▲宽纹虎鲨的卵生态习性EcologicalHabit
主要栖息于大陆棚之近海中小型鲨鱼,通常在岩礁区或海藻繁生的水域。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小鱼或海胆为食。行动缓慢。卵生,卵大而具螺旋形卵壳,数条雌鱼一起产卵,将卵成堆产于岩石处或海藻堆,约在一年后可孵出,刚孵出之仔鱼的18公分左右。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分布于中国东海、黄海和台湾北部海域,国外见于朝鲜,日本。
文章转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协商处理。如若原作者认为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若需转载,请注明源出处及“科普青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bdfnzym/1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