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10/5833932.html
作者:侯丽娜
摘要:移行细胞癌(TCC)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恶性肿瘤,占犬所有恶性肿瘤的2%左右。大多数TCC是中至高分级的乳头浸润性癌,主要侵袭膀胱三角区,乳头状病变与膀胱壁增厚是最常观察到的特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尿血,这一症状可能是暂时的,抗生素治疗有效。随着膀胱壁增厚、硬化或尿道阻塞继而出现:尿淋漓、排尿异常、尿闭、肾盂积水、肾衰等情况。常会转移至局部淋巴结和肺部,也可发生于骨,致肥厚性骨病。治疗方案有: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支持治疗等。TCC中位存活时间约6个月-1年,存活时间与诊断时临床分期相关。该病老龄犬多发,母犬发病率高于公犬,西高地,比格犬,苏格兰梗等品种发病率较高。笔者接诊一例老龄母犬因移行细胞癌引起肿瘤急症:尿闭,减瘤手术后继而出现一系列副肿瘤综合症的病例,现将该病例发病过程、临床表现等报告如下。
关键词:尿血尿闭膀胱移行细胞癌副肿瘤综合症
1.基本情况及病史
1.1基本情况
金毛犬,10岁,母,未绝育,21kg,常规免疫、驱虫。自.8月开始出现尿中带血情况,诊断:膀胱炎(不排除膀胱肿瘤可能性),主人未进一步检查。
.11月及.3月症状反复,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平时饮食犬下泌尿道处方粮。
.5.13号出现尿闭,总有排便动作,无尿液排出,腹部膨大,呕吐2次(黄色液体),近期排尿时,单次尿量较少,尿频,尿中未见出血。
5.14号前来检查。
2.理学检查
该犬烦躁,MM粉,CRT2S,皮肤弹性可,BCS:4/9。腹围大,膀胱坚硬,胀满,有排尿动作,无尿液排出。听诊:心肺音可,HR:次/minRR:36次/min。
镇静后,导尿,导出大量粉红色尿液。
3.实验室检查
3.1血常规
3.2生化
表2提示:球蛋白轻度升高:炎症反应
血糖轻度升高:生理性升高(疼痛引起)
3.3血气
表3提示:血糖偏高:疼痛致生理性血糖升高。
血比容、血红素偏高:轻度脱水。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通气不足,二氧化碳滞留,轻度呼吸性碱中毒。
3.4CPL:阴性
3.5B超
超声见:膀胱内呈无回声暗区,膀胱三角区见一圆形、中等回声影像,腹侧膀胱壁增厚、分层不清晰。
双肾肾盂未见液性暗区,肝脏回声均匀脉管清晰,被膜完整,胆囊内呈无回声暗区,胆汁充盈。脾脏回声均匀,被膜完整。双侧子宫卵巢未见明显异常。
提示:膀胱颈部占位或阻塞物。
3.6X光片
膀胱双重造影可见:造影剂充盈良好,膀胱三角区可见明显充盈缺失、密度不均匀。
提示:膀胱三角区黏膜浸润。
胸片可见:心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部分肺野出现支气管型,间质型变化,未见明显结节样病变。
3.7尿检
表4尿沉渣可见:大量红细胞(++),大量上皮细胞(++)、存在多核仁,巨噬细胞(+)
4.初步诊断
膀胱三角区肿瘤(性质待查)
5.外科治疗
手术减瘤,去除膀胱三角区阻塞物,疏通尿路。
术中见:膀胱收缩不良,黏膜表面大量白色沉积物、质地坚硬、无弹性。三角区见膀胱黏膜糜烂,白色沉积物较多,较厚,深部散在不规则肉芽样突起。
手术刮除膀胱三角区周围占位组织。
术后输液抗炎、止疼、膀胱黏膜保护及营养支持治疗;滞留双腔尿管3天。
病理诊断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浸润性TNM分期:T2N0MO
6.内科治疗过程及临床症状
表5术后临床症状及治疗
表6实验室指标
7.预后
7.1术后10-30天治疗用药:抗炎药:拜有利(5mg/kg);血管紧张素抑制剂:F5(0.25mg/kg);环氧化酶2抑制剂:普维康(5mk/kg)。
7.2维持治疗:血管紧张素抑制剂:F5(0.25mg/kg);环氧化酶2抑制剂:普维康(5mk/kg)。
7.3每月复查B超、CBC、尿检、基础生化
超声见:膀胱壁分层差,未见明显转移迹象。
尿检中可见:大量上皮细胞,细胞大小不一,多核仁现象。
CBC、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
现该犬排尿通畅,尿色正常,活力良好,体重有所增长。
8.讨论
8.1病因
犬:肥胖、暴露于环境的致癌物(杀虫剂、除草剂),环磷酰胺治疗等都是风险因素。慢性尿路感染和炎症对移行细胞癌影响不明确。
猫:病因不明确。
8.2症状及实验室分析
TCC患犬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血尿、尿频、排尿困难,骨转移与肥大性骨病所引起的跛行较少,常转移至局部淋巴结和肺脏。泌尿道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抗生素治疗可缓解症状,对于犬膀胱三角区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区域,猫发病部位不典型。极少数病例会因肿瘤引起尿道梗阻而出现尿闭的情况,还有一些病例会因输尿管梗阻而出现肾功能衰竭。
膀胱双重造影可见膀胱黏膜充盈缺失,确诊需组织病理学检查。
本病例因出现完全梗阻致尿闭,故手术切开膀胱,尽可能的清除膀胱颈部占位肿物,扩宽排尿通道,恢复尿液的流动性。(但人的膀胱癌如果手术会在尿液中暴露致癌因子,致使光滑的内壁出现恶性改变)。
术后2-6天,该犬出现了呕吐、腹泻,头面部水肿,皮肤红斑,喘,食欲下降,精神沉郁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再生性贫血、低蛋白血症。故怀疑该犬术后出现副肿瘤综合症:手术中刺激肿物后,间接引起异位激素的产生或免疫反应(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免疫复合物沉着等),从而引起全身性癌肿的远隔效应。
8.3治疗及预后
?外科治疗:TCC完全手术切除通常不可能,有下列3个原因之一便可实施手术:
A.取得可以确诊的病理组织。
B.病灶远离膀胱三角区(膀胱顶部)时,尝试移除膀胱内的TCC。
C.维持和恢复尿液的流动性、保持尿路通畅。
?内科治疗:
A.化疗+环氧化酶2抑制剂:
l顺铂+吡罗昔康:效果最好,但肾毒性大,不被推荐使用。
l米托蒽醌+吡罗昔康:可使35%犬产生缓解,平均存活时间约天左右。
B.单一使用吡罗昔康:生活质量较高,平均存活时间约天(28-+天)。
C.强的松治疗的患病动物:平均存活天(36-天)。
?支持治疗:
TCC高危的并发症是细菌感染,尿液分析和尿液培养要定期进行,抗生素治疗是必须的。TCC患犬终会死亡,中位存活时间约6个月-1年,存活时间与发现时的临床分期有很大关系。
参考文献:
1.英Susan澳TaniaBanks小动物肿瘤学年9月第一版
2.肿瘤彩色图谱临床常见肿瘤年7月首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