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癌症治疗的进展速度很快,但许多患者因治疗而出现了并发症。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出现了心血管副作用的报道,使得肿瘤学家必须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医院针对癌症治疗的不良反应:心脏毒性进行连载,于每周五发布,讨论癌症治疗期间应重视的心脏毒性和心血管风险,以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
上一期我们解释了心脏科医生开始参与癌症治疗的背景。本期将和大家讲述应对蒽环类药物性心肌病和心力衰竭可采取的新方法及其必要性。
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力衰竭可分三个阶段进行预防阿霉素,也叫多柔比星,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自年开始在日本使用,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因其治疗效果非常好,目前仍然被广泛用于卵巢癌、膀胱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肿瘤治疗。阿霉素具有心脏毒性,有心功能异常的患者禁用。然而,随着老年癌症患者的增加,蒽环类药物在有心脏病史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癌症诊疗领域的成果在10年生存率(58.3%)中显而易见。而另一方面,一些使用蒽环类药物的患者由于心脏毒性而不得不中断化疗,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影响,甚至可能死于心力衰竭。
心脏病专家认为,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力衰竭通过早期发现可分三个阶段进行预防干预。
防止心脏功能减退;
防止发生心力衰竭;
防止慢性心力衰竭的加重(图1)。
然而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癌症诊疗中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些癌症患者在没有进行过任何预防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心力衰竭。
(图1)心脏衰竭的进展阶段以及预防蒽环类药物性心肌病的时机
年3月,“脑卒中和心血管病防治基本法则”行动计划的核心《战胜脑卒中和心血管病第二个五年计划》发布*1)。“心力衰竭”被列为与恶性肿瘤相关副作用的重点。"预防和早期发现心力衰竭"的概念应当向公众宣传,并将其逐渐成为癌症治疗的一部分。
蒽环类药物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发病呈剂量依赖性。当阿霉素剂量累积到mg/㎡时,3-5%的病人会出现心力衰竭,剂量累积到mg/㎡时发生率为7-26%,剂量累积到mg/㎡时发生率为18-48%*2)。除累积剂量外,还应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kfbl/1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