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提案
摘要: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将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推引擎,对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我国还存在数字赋能总体偏低、数据产业链未成型、数字技术短板明显、人才供给不平衡方面的问题。因此建议:一是,聚焦企业需求,增强数字赋能。包括加快探索5G新技术的工业场景运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功能,积极打造高水平的生产性数字服务平台;聚焦产品智能化、生产数字化、服务定制化三大数字经济风口,赋能企业制造数字化等。二是,发挥头部效应,深化数字互联。包括以产业链龙头企业、数字服务供应商组建产业链联盟,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实现深度互联;编制行业数据标准和信息管理标准,加快组建数字经济产业标准化委员会等。三是,夯实创新基础,突破核心技术。四是,创新人才机制,打造多层次人才队伍。加快完善层次分明的复合型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加大力度建立企业-高校“二元”教育机制等。
2.关于促进我国国际供应链创新发展的提案
摘要: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关于研究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会议中指出,要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为有效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提升我国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供应链创新合作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国际供应链创新发展方面,我国还面临缺乏具备国际供应链综合素养和能力的人才、双边或多边物流标准缺乏统一性,企业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议:一是,建立对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的梯队式培养;二是,完善与沿边国家的融合机制,建设标准体系;三是,整合跨区域有效资源、完善国际物流链、建立经营网络、扩大业务规模、增强服务能力、提升供应链价值;四是,发挥行业组织与涉侨涉外机构桥梁作用,加大与外国的人才、产业、资金、商流、物流及贸易往来,推动侨领侨胞互访等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开展,从而切实有效促进国际供应链的建设与运行。
3.关于加强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提案
摘要:我国自贸试验区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效果,起到了对外开放引领示范作用。但面对当前国际贸易新形势、新情况,仍存在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优化、事中事后监管有待强化,差异化运营有待突出的问题。因此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国家层面统筹协调机制。倡导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民间交流活动,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实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差异化定位;加强中央事权和地方事权的统筹协调,形成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对接合力。二是,以政策创新为核心任务和根本动力。注重金融制度创新;推动“上海模版”与其他自贸试验区账户的联动机制建设;推进民营企业参与自贸试验区FT账户建设;适时新增一批国际经贸新规则等重大试验任务。三是,对标全球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四是,尽快完善自贸试验区法律体系,尽快完善保障机制,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更完善的法制保障;五是,全面加强监管与风险防范工作。
4.关于在海南自贸港设立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打造种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提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是粮食大国,但很多种子大量依赖国外,重大新品种培育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建议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种子国家实验室,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打造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案认为,鉴于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基础条件成熟深厚等因素,在海南建设自贸港种子国家实验室的时机和条件已成熟。建议:中央在海南自贸港规划布局崖洲湾国家省部共建实验室。以海南省政府主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相关科研单位,以及从事生物种业的相关高校加盟,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模式,打造种子精准分子设计创新平台,建立种业创新高地。力争通过10-15年努力,将自贸港种子国家实验室建设为“世界种子科学中心”,建成“精准数字育种”技术体系,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力量。
5.关于推动生态文明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提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建议科学制定促进生态保护和自贸港建设同步发展的方案,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因此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性地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针对海岸带、流域侵蚀治理防护、森林破碎化、近岸海域、湖泊污染等问题,形成生态保护修复整体解决方案,构建环海南岛的生态防护系统工程。二是,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岛和碳汇试点建设。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改造、设备更新等渠道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蓝碳标准体系及交易机制。三是,保护生态红线,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完善“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坚持海陆统筹,把涉及土地、林地、湿地、海洋等多个法律法规合并归一。推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国土空间规划法》等立法,启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条例》制定工作。四是,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适于全域旅游的产品业态体系。加快海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建立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引进及管理体系。
6.关于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提案
摘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年冬奥会成功申办等重大部署的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问题再次成为国家和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kfbl/1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