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癌症为什么越来越多

白癜风怎么治好 http://m.39.net/pf/a_6983854.html

节目音频

导读

人体好比是一个不断运行的机器,机器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它的质量和使用方式。而疾病的发生,大多可以归结为基因和生活环境。其中基因好比出厂设置,是无法改变的;而生活环境却有很多变量因素,比如生活方式、环境、损伤、感染等。不良生活习惯被认为是癌症发生的主要诱因。

每年4月15日~4月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在今天的《健康》》节目中我们特别邀请到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医师司岑,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干预科科长、主任医师、注册营养师张银娥做客直播间,来说说“癌症为什么越来越多?会不会遗传?会不会传染?”

节目播出时间:

每周六、日上午9点至10点

本期主持人:张喆

嘉宾简介

(左)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医师司岑

从事消化内镜工作三十余年,在消化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胃镜、肠镜检查以及内镜下治疗等技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会委员,中华IBD多学科联合诊治宁夏分联盟成员,宁夏抗癌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成员,宁夏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分会委员,中国消化道早癌医师共同成长计划消化道早癌导师。

(右)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干预科科长、主任医师、注册营养师张银娥

从事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20年,在慢性病监测、慢性病干预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聘为营养健康教育宣传专家、国家营养科普宣讲团讲师,宁夏营养学会理事,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现场指导教师。

节目内容01什么是癌症

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通常来说,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症属于恶性肿瘤范畴。它是正常细胞异常分化、异常增殖、生长失去了控制而形成的一类疾病。癌症细胞一旦形成就会直接侵袭周围组织,或经过淋巴和血液向远处器官转移,损伤正常器官的形态,影响正常器官的功能,比如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这些癌症细胞一旦无限生长,就会引起胃肠道梗阻,破坏胃肠道功能,引起胃肠道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正常来说,人体每天都会释放出一两个异常细胞,但是我们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鉴别并消灭这些异常细胞。如果某一天免疫系统调控失常,放过了异常细胞,这些携带错误基因编码的细胞无限增殖,最终就会形成癌症。

也就是说人体细胞在外界有害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就形成了癌症。大部分癌症不是一朝一夕就患上的,它是一个长期演变的结果,可能患者的第一个癌细胞要追溯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前。

现有的资料显示,人体除了毛发和指甲之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生长癌症,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万,死亡病例超过万,癌症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02出现哪些症状需注意可能是癌症的表现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03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癌症

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癌症的发生是人体细胞在外界有害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生物学过程。绝大多数致癌物质存在于外界环境中。现在已经知道的化学致癌因素有多种,如多环芳烃、芳香胺类、氨基偶氮染料、真菌毒素等。多环芳烃中的苯并芘是煤焦油中主要致癌成分,它广泛存在于沥青、煤焦油、工厂排出的煤烟及烟草点燃的烟雾中。肺癌发生率日益增加,与吸烟和大气污染关系密切。此外,烟熏和烧烤的鱼、肉中也含有多环芳烃,要应尽量少吃。物理致癌因素包括电离辐射,如x射线、y射线和紫外线等,此外,热辐射、石棉等异物吸入等也可引起肿瘤,如石棉纤维可引起人的胸膜间皮瘤。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比如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子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肝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

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癌症的危险因素,据研究约80%的癌症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不合理膳食、压力过大、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04

如何预防癌症

致癌因素十分复杂,我们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以预防控制的因素,比如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等,一类是可以预防控制的因素,比如减少有害物质接触,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所以,我们提倡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石。

(1)提倡戒烟,拒绝二手烟。

吸烟是引发癌症的最主要不良生活习惯。可以说,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烟草的烟雾中有多种化学物质,已有多种被确认对人体有毒,约60种为致癌物质或协同致癌物质。目前我国居民人均寿命已经接近80岁,但一辈子吸烟的人,有1/3活不过65岁。吸烟可以诱发多种癌症,和不吸烟的人相比,长期吸烟的人肺癌的发病率高10-20倍,喉癌高6-10倍,食管癌高4-10倍,胰腺癌高2-3倍,膀胱癌高3倍。另外,吸烟对肝癌、胃癌等癌症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吸二手烟的危害与一手烟危害同样大。报告显示,被动吸烟人群中接触二手烟的场所,主要在家庭、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而且吸二手烟的人很多是妇女儿童,甚至是幼儿,烟草烟雾对这类人群的危害尤其严重。

(2)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久坐,少运动,这是现代人的通病。久坐加上饮食无节制,导致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造成超重、肥胖,肥胖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肠癌等的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平衡膳食的建议:

一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事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建议成年人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每天摄取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g~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g-g,薯类50g-g。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该占总能量的50%以上。

二是吃动平衡,健康体重。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吃和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日常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三是多吃蔬果、奶类、大豆。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主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坚果是膳食的有益补充。日常要做到餐餐有蔬菜,每天至少-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坚持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g-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每天吃奶制品,相当于液态奶克。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四是适量吃鱼、禽、蛋、瘦肉。鱼肉、禽肉、蛋和瘦肉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A、B族等,有些也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动物性食物优先选择鱼肉、鸡鸭鹅等禽肉,因为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而且鱼类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益。吃猪肉、羊肉、牛肉等红肉,应尽量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瘦肉,研究表明过多食用红肉增加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过多食用烟熏和腌制肉类可以增加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生风险,应当尽量少吃。蛋类的各种营养成分齐全,易于吸收,吃鸡蛋不弃蛋黄。推荐每周吃鱼~g,畜禽肉~g,蛋类~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g。

五是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我国居民食盐、烹调油和脂肪摄入量过多,这是许多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提倡限制酒精摄入,酒精在消化道被吸收进入血液,其中,不到10%会以乙醇的原形由肺脏和脏肾排出,剩下的90%在肝脏代谢,所以饮酒对肝脏的损伤极大。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酒精列入I类致癌物质。有充分证据表明酒精会升高口咽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发生风险,还有部分研究显示酒精还可能导致肺癌、胰腺癌和皮肤癌。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酒精量≤25g/d,女性≤15g/d。25g酒精相当于:啤酒ml,或葡萄酒ml,或高度白酒50g,或38度白酒75g。

推荐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每天烹调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食物中放入白糖、红糖和果糖等),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每天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喝7~8杯(0~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3)心理平衡方面,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因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睡眠不好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食欲,削弱机体免疫力等等,会间接增加癌症风险。所以我们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4)此外,癌症的发生是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rq/13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