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糖尿病患者会受到这样的困扰:排尿时感觉总也尿不干净,便认为自己患了泌尿系的疾病,尤其男性患者会觉得是前列腺出了问题,女性病人也容易被误以为是常见的尿路感染。而这个看似泌尿系统的疾病,却很有可能是糖尿病造成的,若不能准确判断,尿路症状也往往不容易控制。医学上我们称这种疾病为神经性膀胱。那么什么是神经性膀胱呢?现在让我们走近这个平时不易被患者接触的医学名词。什么是神经性膀胱
人体的膀胱主要的功能是贮存和排出尿液,这两项功能的完成都必须依靠各种神经的控制和协调。当神经功能受到伤害时,膀胱的功能也随之受到影响,并使膀胱本身产生各种病理变化,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特称为神经性膀胱。
几乎所有神经系统的病变都可以影响膀胱功能,而控制膀胱功能的神经系统,是包括中枢和周边的各种神经组织,所以只要有一部分的神经组织受到伤害,就可能影响膀胱的功能,如中风、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脊髓膨出、脊髓外伤或手术、骨盆腔的外伤或手术等等,都可能影响膀胱功能。
发生糖尿病时,可因神经病变,造成膀胱的收缩功能出现问题,使得膀胱中的尿液潴留不能完全排出,因此病人有尿不尽的感觉,总想去厕所。由于残余尿的存在,病人还容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想要排除是否有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害,可做膀胱B超,患者在憋尿状态下测一下膀胱最大容积,然后排净尿液,再查膀胱B超,检查膀胱内是否有残余尿量,就能很容易地揪出引起排尿障碍的“真凶”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出现排尿障碍往往提示高血糖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并且已经出现了神经损伤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排尿障碍的治疗,首先应积极控制好血糖,然后请求专业医生配合使用一些改善局部血流、营养、调节神经的药物。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rq/1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