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间歇导尿前,需要根据膀胱内的残余尿量来决定间歇导尿的间隔时间。什么是残余尿,残余尿量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何意义,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测定残余尿量呢?今天有幸邀请到了省中医学院一附院康复中心的王静老师,以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例,王老师为大家扩充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对于残余尿量的测定在临床病例中的应用也做了认真细致的讲解。
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
排尿后膀胱内残留的尿液称为残余尿。正常女性残余尿量不超过50ml,正常男性不超过20ml。残余尿超出正常值表示膀胱排尿功能已受损,且残余尿长存于膀胱内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在下尿路梗阻治疗过程中,重复测定残余尿量可判断疗效。当残余尿量ml时,需要采用导尿等方法辅助排出。
膀胱容量在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
对于行间歇导尿的患友而言,残余尿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因为间歇导尿的间隔时间需要通过残余尿量来确定。常规的间歇导尿护理指南一般作如下表述:
1.导尿间隔时间取决于残余尿量,一般为4--6h。一般每日导尿次数不超过6次,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
2.两次导尿之间能自主排尿ml以上,残余尿量ml以下时,每6h导尿一次;
3.两次导尿之间能自主排尿ml以上,残余尿量ml以下时,每8h导尿一次;
4.当残余尿量少于ml或为膀胱容量20%以下时,即膀胱功能达到平衡后,方可停止导尿。
膀胱容量测定仪在其他科室中的
以往医生想要了解病人膀胱容量一般可通过三种方式:一种是凭借医生经验叩诊判断,误差可想而知;第二种方式是通过B超检测,但是单凭一个影像资料很难计算出精确的膀胱容量;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导尿管将尿液导出再测算,但是这种方式是有创检查,会给病人带来感染风险。
膀胱容量测定仪相当于小型B超仪,此方法无损伤,避免了插管测定可能引起的感染,且易于多次重复,易被患者接受,所测结果与真实残余尿量相差不大,能为判断膀胱排尿功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总之,对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我们首要目标为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确保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处于安全范围之内。医院(西工院区)康复医学科开展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多年,在引进新设备的基础上,全员共同参与学习。帮您管理膀胱,保护肾脏!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康复知识”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康复一人幸福全家”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24小时---62226315---
供稿:西工院区康复医学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