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韩国流感爆发,中医如何食疗防治

近日,韩国大规模爆发H3N2流感,我国患流感的人也不少,尤其是孩子,多表现为发烧、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身体酸痛、鼻涕多、痰多。

流感在中医里称为「时行感冒」,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说明四时不正之气侵袭人体是发病的主因。

一年的大气,秋降冬沉,春升夏浮。立冬开始,大气中的阳热本应开始下沉,地面上开始变寒,地面下开始变热,这也是为什么矿坑下的工友,夏着棉衣,冬则赤脚的缘故。到大雪节气,阳热下沉更深,地面上的雪越大、天气越冷,到冬至时阳热降到极致才能开始向上升发。

但今年冬天当冷不冷,阳热之气过早的上升,肾水不藏而肝火上浮,身体内热重,稍微受点寒,就会引发流感。而且暖冬也是各种病菌滋生和传播的温床,流感爆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预防胜于治疗

1、三豆水,清热补脾肾

这是非常好的预防流感食疗方。绿豆清热解毒、养肝散风;黄豆补脾通便、黑豆补肾清虚火,一边清内热,一边补正气,流感自然躲得远远的。

黑豆、黄豆、绿豆各50克,提前浸泡2~4小时,放1升水,大火煮沸,中火煮到豆子刚刚开花就可以了,不必煮烂,也不要煮成豆饭,否则就没效了。可以适当加点儿冰糖,把汤当茶水饮,一周吃两三次,不会有什么不适。

2、勤通风

如果空气不流通,更有利于病毒滋生。天气好时,开窗通风;雾霾严重的时候,有新风系统最好了;如果没有,也要在开窗换气后,让空气净化器工作起来,开到最大档,尽可能的降低伤害。

3、芳香避疫除秽

自古就用香囊、焚香,化解空气中的浊气、病气,同时芳香走窍,化湿、理气,可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芳香类中药含有植物性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的作用。

4、饮食宜清热润燥

饮食上清热润燥、消食化痰,尤其是经常待在暖气房、空调房里的人,体内燥热,常吃白萝卜、百合、马蹄、梨、白菜、豆腐、甘蔗、豆浆、蜂蜜、银耳、黑木耳等。

5、避免疲劳、熬夜、吃辣、烟酒

体内湿气重、舌苔厚、痰多的煮些薏米水,少吃肉,尤其是容易上火的鸡肉、羊肉。若不舒服,象《红楼梦》中太医建议的「只一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若不耐饿,也要清淡饮食,少油少肉少辛辣甜腻为好」。

6、注意个人卫生

流感高发时,少去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去,就带上口罩;外出归来,洗手、洗脸,用淡盐水漱漱口,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这点非常关键。

7、艾灸养正气

流感期间艾灸大椎或身柱穴,可提高正气,温通阳气,最能预防流感。

不幸中招,对症调治

1、发烧:生石膏粳米汤

这是最快最有效的退烧方法。但生石膏用错了会“很可怕”,文后有详细介绍,要仔细阅读。民国名医张锡纯特别善于用生石膏,一生用生石膏粳米汤治好了无数的病人。生石膏是透里热的,能够把热邪从里面清透出去,这个粳米是用来和胃气的,不让生石膏伤胃气,同时可以使得生石膏的药性逗留于胃中,这样更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食材:

生石膏15克(药店有售),大米50克。

做法:

生石膏与大米一起,加适量水熬,等米熟了,就趁热喝米汤,借着这个热气,让身上出汗。

如果不方便买生石膏,可以煮萝卜白菜根汤。

白萝卜消积通气、清内热;白菜根清热利水、解表散寒;一起煮汤既清内热又散表寒,对退烧也有帮助。

白萝卜半个切块,大白菜根(大白菜帮子最下端,做菜时不吃的)一个,切开,放毫升水,煮20分钟即可。趁热喝下。

推六腑示意图

如果孩子高热、有黄痰时,再加「推六腑」。有清实火、退高热、除热痰、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缩短病程。搭配捏脊,效果更好。推拿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孩子受凉受风,要在温暖且不通风的环境中进行。

3、咽喉肿痛、发烧:金银花薄荷茶

金银花清热解毒,向外透发热邪效果好;薄荷可以宣散风热,可缓解发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在接受医生治疗的同时,可以泡这个茶喝,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食材:

金银花12克,薄荷6克,冰糖一块(大人的量),儿童用量减半。金银花、薄荷药店都有售。

做法:

将金银花、薄荷用开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放入一块冰糖调味,用来当茶喝。

3、后背刮痧:退热祛寒

身体热重或外寒内热,发烧、咽喉肿痛,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后背的膀胱经为总的排毒通路,无时不在传输邪毒,做后背的刮痧,疏通整个后背的膀胱经,能降实火、退热、祛寒。

方法:

在后背膀胱经从上倒下刮痧,以同一个方向刮,不可以上上下下来回刮。膀胱经在后背脊柱旁开1.5寸(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宽度)。

如果肩颈发紧发冷,把肩颈也刮一刮。

注意:

过饥、过度疲劳、身体虚脱、年迈的老人都不适合。刮痧后建议喝点容易吸收的粥类或温盐水。刮痧后24小时内不洗澡,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

4、黄痰、咳痰不爽:川贝炖梨

川贝性凉,味甘平,入肺经、胃经,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作用,因此加入梨以后,润燥的效果更好。

食材:

川贝粉3克,白梨一个。

方法:

将一个白梨上端切开,挖去梨核,把川贝粉放入,然后再盖上。将梨放入一个碗里面,碗里面添些水,然后放入蒸锅内开始隔水蒸三十分钟左右。最后,把碗拿出放温,吃梨喝汤。

注意:

不适合咳白痰、流清白鼻涕、脾胃有积食的人;平时脾胃虚寒的人一次不能大量食用,应少量多次。

接着上面留下的问题来说说石膏:石膏退烧好,但用错了也很可怕

为什么发烧?

发烧,通常情况来说都是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的结果。而邪气侵入人体的途径一般情况下都是由表及里的,偶尔也会有邪气直接中里的。

当邪气侵犯人体的时候,人体就会调动正气来抵抗邪气。这个正气就是人体的卫气,也属于阳气的一部分。大量阳气集中于表与邪气抗争,发烧就再所难免了。

理论与发烧

在解释发烧的时候,中医最常用的有两个理论体系,即:由汉代张仲景所创立的六经辨证和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

六经辨证是涵盖了表里、阴阳、虚实、寒热这些辨证概念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邪气侵犯体表,然后逐渐入里而伴有发热的三阳证(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最后正气不足而出现阳气受损、寒热错杂的三阴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

·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主证的疾病状态。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病,只要病人具备了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三个基本要素,那他就是太阳病。在治疗上只能用辛温散寒解表的方法来治。伤寒论中给出了两个基本方即治无汗、恶寒的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和治有汗、恶风的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用太阳病之外的方子来治是错误的,也会引起病情的反复变化,甚至因伤了正气而变成三阴证。

·阳明病,是以“胃家实”为主证的疾病状态。也就是说,当邪气入里进入阳明经的时候,会引起高热、大汗、口渴为主阳明胃经的实热证和阳明大肠经以便秘,大便多日不解,伴有高热,甚至神昏谵语的阳明腑实证。治阳明胃经实热张仲景给了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做为基础方,而阳明大肠经的腑实证则给出了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和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为主的几个方子。

·少阳病,是以“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证的疾病状态。也就是说当邪气位于少阳经这种半表半里的位置时,便会引起口苦、咽干、目眩的症状。如果是呕而发热,或一会儿寒一会儿热,大便正常,食欲差,就应该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来退热。而如果病人在口苦、咽干、目眩的基础上发热、腹胀、腹痛,大便干结多日不解,或者伴有呕吐,就应该用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芍药、枳实、大黄、生姜、大枣)来治疗。

因为三阴经涉及到发烧的地方相对较少,限于篇幅我们此次只讲三阳经和发烧的关系。从六经辨证的体系来看,中医对发烧的治疗决不是一见发烧就用石膏,一见咳嗽就用麻杏石甘汤(很多止咳、咳喘颗粒的成药就是这个方子)的。在表的时候只需要辛温散寒的药把邪气散出去就能退烧,到了阳明经出现高热、烦渴、大汗的时候才能用含有生石膏的白虎汤。而其它方子中烦用到石膏的地方都会有“其人烦躁”或者舌干的情况。

卫气营血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是为温热病的辨证而创立的。他把温热邪气侵入人体的情况分了四个层次,即卫、气、营、血。

·病邪在卫,温热病邪侵犯人体肌表,而产生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较重,恶风(寒)较轻、咳嗽、咽喉肿痛等。在卫只需要用桑菊饮、银翘散类方子轻宣邪气即可。

·病邪在气,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常伴有心烦、口渴、面赤等症。在气则需要用白虎汤类方子直接清热。

·病邪在营,是指温热病邪内陷的深重阶段表现的证候。因为营行脉中,内通于心,所以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神问题,如身热夜甚,口渴不甚,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现的问题。在营则应用清营凉血透热的清营汤类方子来治疗。

·病邪在血,是指温热邪气深入阴分,损伤精血津液的危重阶段所表现出的证候。如血热妄行证则烦热狂躁,谵妄,斑疹透露,吐衄,便血,尿血。舌质深绛或紫、脉细数。如血热伤阴证则低热、暮热朝凉、五心烦热、口干,神倦,耳聋、心烦不寐。舌体瘦小少津。脉虚细数。治疗则分别用养阴凉血的犀角地黄汤和青蒿鳖甲汤来治疗。

所以,你看发烧真的不是简单的用个石膏就能解决的。而有的时候用石膏就会伤人阳气,变成阴证。有的时候,就会让邪热困在体内,导致高热反复不退。

正如叶天士总结的一样,“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病只是刚刚起来,没有大热、口渴、大汗出就只能用疏散解表的方法,绝对不能用石膏,更不能用生地。

中医食疗养生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医院是厨房。

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zjjs/8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