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的三大早期症状出现就晚了8类高危人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14.html

肾癌,泌尿系统三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和膀胱癌。

但是,与这两个恶性肿瘤相比,肾癌的死亡率却位居这三大肿瘤之首!原因何在?

关键还是在于肾癌的早期症状不太明显,初诊时很多人病变已经进入晚期。因此,将肾癌比作“沉默的杀手”一点不为过。

如何发现早期肾癌?

首先做一点医学小科普。肾脏俗称“腰子”,位于人体腰背部,形状像蚕豆。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内的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因此也有“排毒器官”之称。

除此之外,肾脏还有调节血压、分泌激素等多种功能。

临床资料表明,70%以上的肾癌患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注意是没有任何症状!

肾癌的血尿、疼痛和肿块,也就是典型的肾癌三联症,往往都不是肾癌的早期症状。

血尿,是肿瘤增大、侵犯到肾脏的肾盂部分时才会发生;肿块往往是肿瘤不断增大、导致肾包膜膨胀引起;而疼痛往往是在肿瘤破溃出血、形成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导致输尿管阻塞而引起的。

实际上,肾癌完全具备典型三联症者不足10%,可见以“血尿、疼痛和肿块”来判断肾癌,很可能会耽误病情。

肾癌早期发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1期肾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一旦进入4期,其5年生存率不足20%。

肾癌的高危人群

其实,肾癌早期发现一点儿也不难,只要提高警惕,一般不会漏诊。

目前比较简单易行且价格低廉的检查方法就是肾脏的B超,在1-3.5cm的病变之中,超声检查的鉴别准确率高达82%!

关键在对于肾癌危险人群的认识,定期做肾癌的筛查!哪些是肾癌危险人群?现归纳如下:

其一,一些遗传性疾病。

一些遗传病患者,如VHL综合征(林岛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TSC1/2突变),属于肾癌的高发人群,应该提高警惕。

其二,有肾癌家族史。

存在多发肿瘤病史,或者家族之中有多发肿瘤病史人群,需要定期做肾脏B超,同时需要警惕其他癌症发生的风险。

其三,终末期肾病者。

终末期肾病指的是各种慢性肾病的终末阶段,诊断标准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15以下。

此类患者发生肾癌风险为普通人的5-35倍,而一旦发生肾癌,死亡率也高于一般肾癌患者3倍多。

其四,长期肾脏透析者。

长期透析治疗者也会增加肾癌风险,并且与透析时间成正比。

其五,肾脏移植者。

肾脏移植者发生肾癌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10-倍,肿瘤可以发生在原肾或者移植肾。

其六,吸烟人群。

吸烟有害健康相信大家都知道,但与肾癌的关系可能了解的就少了。

吸烟者发生肾癌的相对风险因素(RR)为2;吸烟30年以上、吸无过滤嘴香烟的人,危险性进一步上升!

其七,部分职业人群。

从事一些职业的人员,如金属铺的工人、报业印刷工人、焦炭工人、干洗业从业者、石油化工产品工作者,肾癌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明显提高。原因可能与这些职业人员接触的重金属超标有关。

其八,肥胖。

肥胖明显增加了肾癌的发生风险,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肥胖患者有着较高的血胰岛素水平,而过高的胰岛素水平与癌症的高风险存在明确关系。

肾癌怎样预防?

那么,对于肾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积极治疗原发性肾病

尽管从表面来看,原发性肾病与肾癌风马牛不相及,但慢性肾病如果不注意控制,最终会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发生,而后者会增加肾癌发生的危险。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一点,许多药物对肾脏是有伤害作用的,包括被许多人认为的无毒的中药,“是药三分毒”不无道理。

2、控制肥胖

前面已经说过,肥胖对导致身体胰岛素抵抗的状况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肥胖增加癌症的风险无疑,也会增加肾癌发生的风险,因此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控制。

3、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控制烟酒,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等,有利于肾癌的预防。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肾脏疾病的新增患者大约有1.2亿。做好原发性肾病的治疗,对降低肾癌风险、预防肿瘤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肾癌的高危人群,定期做肾脏B超检查,肾癌是可以被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沉默的杀手”并不可怕!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精彩

?尿毒症患者能活几年?3种透析方法,延续寿命的时间有所区别

?肾病患者,病情恶化的3个表现,尿毒症很快“追上门”

?肾病的“元凶”找到了,医生忠告:这4物经常吃,肾迟早“废了”

你的赞和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zlbdf/14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