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以尿急症状为特征,常伴有尿频、夜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盆底磁刺激可以通过专业仪器产生的电磁脉冲改善盆底肌群,以达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的目的。
目前临床对盆底磁刺激联合其他疗法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文推送一篇文献:盆底磁刺激联合行为疗法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以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
根据以下筛选标准:
1.符合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标准;
2.无认知功能障碍;
3.无尿道、盆腔手术史。
纳入84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病程均为0.5年~5年。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行为疗法,具体内容如下。
(1)健康教育:
通过视频、PPT等形式,告知患者发病原因及主要治疗措施,使其认识到自身错误的排尿方式,并指导其正确排尿;开展康复训练,告知患者训练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及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寻找有效的方式转移注意力,达到放松的目的。
(2)生活护理:
嘱患者多食用高纤维类食物,保证大便通畅,并在有便意时及时排便;合理补充液体,少饮用碳酸类饮料,睡前4h控制液体摄入量,减少夜尿次数,告知患者将每天的液体摄入量控制在ml。
(3)膀胱训练:
指导患者在有尿意时尽量延迟排尿时间,初始时间为10min左右,随后逐渐延长,以2~3h排尿1次为标准,进而增加膀胱容量,提高逼尿肌的稳定性及对尿液刺激的反应。
(4)盆底肌训练:
减少有尿意时快速跑去厕所的行为,减小逼尿肌的收缩力,正常速度进入厕所,通过收缩盆底肌放松逼尿肌,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频率为30s/次,然后放松,15次/组,2组/d。
(5)出院指导:
出院后,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告知其坚持膀胱与盆底肌的训练,如医院复诊。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磁刺激仪(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Magneuro30F),患者坐在治疗椅上,选取膀胱过度活动症方案,根据患者病情、主观感受调节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为10Hz,在患者有收缩感后,强度再增加5%,刺激4s,后休息6s,20min/次,2次/周。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
三、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临床症状:
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veractivebladdersymptomscore,OABSS)评估两组临床症状,3~5分为轻度症状,6~11分为中度症状,≥12分为重度症状,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比较两组膀胱功能:
干预4周后,采用尿动力学指标评估两组膀胱功能,包括膀胱初始感觉时容量、强烈尿意时膀胱容量。
四、研究结果
1.OABSS
干预4周后,两组OABSS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
OABSS低于对照组,见表1:
2.膀胱功能
干预4周后,观察组膀胱初始感觉时容量、强烈尿意时膀胱容量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膀胱初始感觉时容量、强烈尿意时膀胱容量均高于对照组,见表二:
五、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OABSS低于对照组,膀胱初始感觉时容量、强烈尿意时膀胱容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盆底磁刺激联合行为疗法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膀胱功能,利于预后。
盆底磁刺激利用仪器发出的电磁脉冲,在人体内部诱发感应电动势,产生治疗电流,使中枢神经产生神经冲动,进而使传出的神经支配肌肉收缩,刺激可达到盆腔深处,有效调节骶神经,改善盆底肌群活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具有无辐射、刺激范围广、刺激深度大等优点,可改善患者排尿情况,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此外,磁刺激安全性较好,无疼痛、炎症等并发症,是一种非入侵式的治疗方式,患者只需坐在椅子上接受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康复。
盆底磁刺激联合行为疗法可有效发挥协助作用,进一步改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膀胱功能,具有经济、有效、便捷等特点,易被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盆底磁刺激联合行为疗法可减轻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膀胱功能。
文章链接
康复科需要开展盆底康复吗?且看康复风向标…
盆底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50例分析
参考文献
单东超.盆底磁刺激联合行为疗法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医疗装备年8月第33卷第15期MedicalEquipment,August.,Vol.33,No.1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