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文重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高级顾问,外交部原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中国前驻美国大使,中国-美国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
音频
正文
年,我从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的位置上调回,担任外交部主管美国事务的部长助理。回国刚上任一个月,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
是年4月1日,美国的一架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北京时间上午9时7分,当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公里处正常飞行时,美机突然转向中方飞机,与中方一架飞机相撞,致使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确认死亡。事件发生后,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中国领空,并于9时33分降落在海南岛陵水机场。
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示意图
发生这样的撞机事件,责任完全在美方。但之后美方未与中方沟通,就单方面宣布是中国飞机撞伤了美国飞机,要求中方立即归还美国间谍飞机和机组人员,甚至无理地要求中方同意他们把飞机修好飞回美国。
当时正值我国国家主席出访前夕,事件发生后主席做出指示:你道歉,我放人。
这六个字非常清楚。我们当时的任务,就是要美国人道歉。
斗争的焦点
发生中美撞机事件的当晚,我即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就此事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刚开始美方态度强硬,拒绝向中方道歉,我据理力争,毫不妥协。那是我与普理赫的第一次见面。
刚开始,我们在所有问题上的立场完全不同。普理赫声称,他不能同意中方关于撞机事件责任在美方的说法。对于中方坠毁的飞机和失踪的飞行员,美方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遗憾”。美方虽表示愿协助中方搜救,但更多的是一味要求中方尽快释放美军机组人员,并归还美国侦察机。
这显然是美方的狡辩,我当即予以驳斥并拒绝了普理赫的要求。我随后又与普理赫进行了两轮磋商,要求美方对道歉做进一步修改。
普理赫表示,在此之前他与国务卿鲍威尔有过沟通。他们意识到,当华盛顿星期一早上太阳升起时,撞机事件将会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
我说:
“
首先要分清是非和责任,美国的军机飞到中国海南岛附近进行侦察,是对中国安全的严重威胁。美方必须向中方做出解释。我们的飞行员已经牺牲,而美方飞机安全降落,机组人员安全无恙,美方必须向中方表示道歉。
”
当时斗争的焦点就是要美国人道歉,为此展开了拉锯式的谈判。美方不断地向我们施加压力,要我们放人。
谈判的难点
当时的难点在于:如何一方面按照我国国家主席的指示迫使美国人道歉,另一方面找到美国人能够接受的道歉措辞。
香港工联会成员在美国驻港领事馆外抗议
与此同时,中美关系的气氛迅速恶化,国内各地很多群众对美方拒不道歉非常气愤,而不少美国公众则不明真相,支持美国政府要求我方放人。不少美国百姓自发在家门外挂起了红丝带,表示希望美方机组早日平安归来。
更为严重的是双方的接触出现困难,中方驻美机构约见美方时,美方人员拒而不见。
有句老话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撞机事件给美国公众增添了不少对中国的偏见。
对于美国人来讲,当时很难走出道歉这一步。多亏了当时的国务卿鲍威尔,鲍威尔是越战老兵,深知军事必须服从政治,他任国务卿时支持率曾高达80%。鲍威尔从美国的战略全局利益考虑,主张妥善解决撞机事件。
在我们的坚持下,小布什政府发来了一份由鲍威尔国务卿签署的确认文件,授权普理赫大使代表美国政府全权处理有关谈判事宜。
在鲍威尔的主导下,美方逐步接受中方的要求。美方第一稿的表述是:美方对此事件,向王伟的家属,向王伟的战友表示歉意。
我们要求增加向中国人民表示歉意,美方斟酌后接受了。
另一个难点是道歉如何表述,英文的“sorry”确有致歉的意思,但我们认为光是“sorry”还不够,应该是深表歉意,也就是“verysorry”。
7天后,美方向外交部递交了道歉信第五稿。在这一稿中,道歉信致歉的语气明显加重,相关表述都改用“verysorry”(深表歉意)的措辞。
拆运军机
中美双方好不容易在最关键的道歉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接着美方又给中方出了一个难题:美方军机如何返还。
海南陵水机场,受损迫降的美军EP-3E侦察机。
关于军机返还问题,美方换为军方主导。这些军人一上来就摆出颐指气使的架势,甚至妄言,以前美国飞机也曾迫降在外国,有关国家均迅速地将飞机还给美国,不仅如此,还为美国飞机加满燃油。
我们则坚持美军侦察机不能修复后整机飞回美国,我和普理赫大使就此进行了多轮非正式磋商。
美国人说,这架飞机修一修,还能飞回去。我们则坚持这架飞机不能飞回去。美军侦察机到中国沿海抵近侦察,威胁了我安全,侵犯了我主权,理所当然不能允许它飞回去。
最后的处理办法是把它拆掉。
俄罗斯安-货机
最终,美方从俄罗斯航空公司租用了一架安-型远程重型民用运输机,派专人并用专门的设备来拆解飞机。先是把飞机机身完整地运回去,然后运机翼,之后运尾翼,前后飞了十几个航次。
海南陵水机场,美国EP-3侦察机的拆运工作现场。
为时6天的中美撞机事件最终以美方向中国表示歉意而宣告结束。我前后与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谈判了9次,其中有一天谈了3次。海量的艰苦交涉换来的是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
谈判的过程是维护国家利益的过程。谈判取得成功:一靠掌握大量事实;二靠善于沟通。谈判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你的立场,理解你陈述的理由。谈判的挑战在于说服对方接受你的想法,哪怕是部分地接受。谈判的过程也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过程。
中美撞机事件表面上看是一起偶然事件,根子是美国长期对中国进行抵近侦察,对中国进行电子侦听。撞机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当时美国小布什政府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其对华政策的霸权主义一面有所上升。
年11月,小布什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战胜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当选美利坚合众国历史上的第54届(43任)总统,并于年1月20日宣誓就职,正式入主白宫。
年1月20日,小布什就任美国第54届总统。他一上台就对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做了调整。小布什放弃了克林顿时期关于建立中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立场,小布什在竞选过程中就将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他公开表示,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太过软弱,对中国应当更加强硬。
在这种思维指导下,撞机事件过去仅仅一个多月,中美之间又发生了陈水扁“过境”美国事件。5月23日,我紧急约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马林,奉命就美国政府允许陈“过境”美国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小布什直到第二任期开始,由于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他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才有所改变,认为两国应该发展全面的建设性合作关系。
原标题:《斗而不破中美博弈与世界再平衡(连载四)撞机事件背后的美式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