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6591812617012761&wfr=spider&for=pc
等捷龙三号的发射很久了,今天下午12时35分,它终于从黄海海域泰瑞号海上发射平台成功起飞,将14颗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话说前两个月捷龙三号从总装厂房运往码头的时候,很多人将它当成战略导弹,其一是因为车载运输,其二则是它有一个巨大的脑袋,网上都有梗了,“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你有雨伞,我有大头”。
得益于首次挖掘出复合材料整流罩“倒锥段”可用包络空间,捷龙三号拥有国内固体火箭目前最大的“脑袋”,据说直径达到3.35米,还有一种2.9米直径的整流罩,而它的箭体直径只有2.64米,可谓是是一枚“超口径运载火箭”,也为它一次容纳14颗卫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除了“大脑袋”之外,捷龙三号另一大特色是海上热发射。我国从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现在已经不奇怪了,仅仅是泰瑞号海上发射平台,就已经成功把2枚长征11号送上去了,除此之外还有德渤3号海上发射平台、德浮海上发射平台等,均成功进行了海上发射。但此前的发射都是冷发射,即像战略导弹一样,先通过高压气体将火箭弹射出来,在空中再点火起飞,而捷龙三号这回是海上热发射,直接从甲板上点火起飞,而且是用5台笔记本电脑,就完成了火箭从测试到发射的所有环节的控制。
捷龙三号的海上热发射
海上热发射相比海上冷发射,起飞速度较慢,发射可控性、安全性都会更受海况的影响,甚至连待发稳定性、离架安全性、燃气流排导和热防护设计等等都存在较大的技术难题,而即便如此,捷龙三号为什么还要选择海上热发射呢?很简单,不需要高压气体弹射的话,箭体纵向和载荷受的影响较小,更关键的是,火箭可以造得更大,所以捷龙三号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固体火箭。
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的固体火箭有捷龙三号、力箭一号、快舟一号甲、快舟十一号和长征十一号、谷神星一号、以及星际荣耀采用高氯酸铵/铝粉/HTPB作为推进剂的双曲线一号,如果将采用固体捆绑火箭的长征六号也算在内的话,总共有8种固体火箭。
其中捷龙三号和力箭一号都是吨级、快舟十一号是吨,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是吨、双曲线一号是77吨、而谷神星一号是60吨、快舟一号是30吨。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捷龙三号和力箭一号,一个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产品,另一个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中科宇航研制的,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载荷都是1.5吨,像复制粘贴一样。
力箭一号
当然,捷龙三号是海上发射,主打的是中轨道,而力箭一号是陆上发射,中低轨通吃,两者的发射方式和目标轨道还是有些不同的。另外,捷龙三号的整流罩又比力箭一号大,所以这对“双胞胎”,捷龙三号是哥哥,拿下了国内最大固体火箭的桂冠,而力箭一号虽然更早发射,但只能算是弟弟了。
另外,从捷龙三号这次发射的卫星来看,除了丰台少年二号卫星、天启星座07星、交通五号卫星(和德二号H星)、金紫荆一号05/06星和火炬一号01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吉林一号高分03D47~50星和吉林一号平台01A01星、东坡08~10星这8颗卫星,至此,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已经达到83颗。
说卫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想和SpaceX公司比一比。它在今天又用“猎鹰”9帮死对头发射40颗“一网”卫星上去了,在轨数量已经达到了颗,再加上自己的多颗“星链”卫星,确实挺牛的。但是没关系,虽然我们暂时没有“猎鹰”9那么优秀的复用火箭,但是我们火箭型号多啊,捷龙三号、力箭一号等8个型号的固体火箭一起上阵,再加上后面一次能发射颗“星网”卫星的长征五号,国家队和民间一起上,我们能赶上去的,现在再多的型号,也不嫌多,不会有重复建设和浪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