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中的暴发常见,而门诊患者中发生的暴发,因门诊的流动性和患者的难追溯性,往往很难发现。研究发现,软式膀胱镜检查后尿路感染(UTI)的发生率在2%-21.2%,涉及的最常见的微生物是大肠杆菌、肠球菌和葡萄球菌,而铜绿假单胞菌仅有1%-2%。本文报道了一医院的门诊内的感染暴发事件,调查者确定了受污染的膀胱镜是可能的感染来源。
检索:陈松婷
翻译:孔晓明
审核:廖丹
事件经过
年11月,这家医疗机构的一名患者(4号)在铜绿假单胞菌尿路相关感染后出现菌血症。年5月20日,另一名患者(10号)出现下尿路感染症状和铜绿假单胞菌菌血症。5天后,临床医生又向感染控制小组通报了第3例类似病例,11号患者的尿培养呈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经调查,这几名患者中,3例患者均接受了膀胱镜检查,膀胱镜的编号均为,于是调查者开始进行门诊中与膀胱镜检查有关的暴发调查。
泌尿科会诊使用的4台可重复使用的膀胱镜,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手工清洁和消毒。在设备维护正常的情况下可重复使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
医院泌尿科医师在进行了膀胱镜检查、紧急咨询或治疗后的门诊患者中,积极寻找尿路感染症状。医院外部的实验室进行接触,以收集门诊患者分离出来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
在年7月7日至年5月31日期间,共例患者接受了膀胱镜检查,包括名使用号膀胱镜的患者。与此同时,在4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病区(传染病科、急诊科、泌尿科咨询和泌尿科住院科)出现例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患者,98例为尿液样本阳性。
暴露于号膀胱镜的例患者中,有4例在膀胱镜检查后显示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暴露于其他3台膀胱镜的例患者中,没有一例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在年5月至年10月之间,泌尿科医师报告了另外4例病例,均暴露于号膀胱镜。共有11例患者接受了号膀胱镜检查后出现铜绿假单胞菌尿路尿路相关感染,且暴发持续了9个月(表1)。
表1:11例铜绿假单胞菌尿路感染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暴发警报的患者
#通过暴露于号膀胱镜的患者列表和呈现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的患者列表来交叉识别患者。
泌尿科医师告知的患者
∮临床分离株并未全部保存,医院外的私人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
§分离株显示出与从受污染的膀胱镜分离出的菌株相同的分子图谱。
年7月1日,对号膀胱镜进行了采样,并鉴定出2种形态的铜绿假单胞菌(T-3和T-4)。T-3和T-4,以及T-2(患者10)、T-5.1和T-5.2(患者2)和T-7(患者11)(表1)具有相同的基因型谱A。这个结果显示相同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以号膀胱镜作为传播中介在3例患者中传播。
患者8(因患有铜绿假单胞菌UTI复发)被T-6感染,该亚型显示基因型B,与污染号膀胱镜的菌株无关。其他7例患者的临床分离株因未保存标本未分型。医院的消毒剂和消毒用水均符合国家要求。医院将号膀胱镜返回给制造商,经确认存在管道刮擦。
讨论
膀胱镜相关疾病暴发的报道比较少,也很少有人去研究通过膀胱镜检查对患者造成污染的风险。支气管镜检查后发生的几次暴发,与使用损坏的设备、消毒不足和制造缺陷有关。
本文报道的暴发是由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膀胱镜传播的,由于医疗机构采用了正确地清洁和消毒方法,因此可以认为无效的消毒过程与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有关,被污染的膀胱镜被损坏,这可以为生物膜形成提供有利条件,菌株附着在通道划痕上的生物膜中,它可以抵抗消毒剂,最终导致暴发。
用污染的膀胱镜进行膀胱探查后,铜绿假单胞菌UTI的发生率达到了10.18%,而其他名暴露于该单元的其他3台膀胱镜的患者中没有报告铜绿假单胞菌UTI。然而,鉴于门诊病人的随访困难,以及未考虑到被认为是良性感染的尿路感染,我们可以认为这一发病率被低估了。膀胱镜是暴发患者之间唯一的共同点,并且被与11例患者中的3例属于同一基因型的菌株所污染。
此外,同一时期暴露于其他膀胱镜的患者中没有其他感染病例的报道。我们不能证实其他8名患者确实被同一基因型污染,因为他们的临床菌株没有被保存。
这里暴发的疫情相对平静,因为它在9个月的时间里包括11名患者,但是感染控制小组的深入调查将号膀胱镜确定为共同装置。这次暴发的例子再次强调了,我们不要轻视选择性膀胱镜检查后发生的尿路感染。有必要记录每个膀胱镜的检查程序,并在住院和门诊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查后的一个月内,对尿或感染症状进行医学反馈。
应建议患者注意在泌尿科探查后发生泌尿道症状的信号。如果同时发生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则应怀疑膀胱镜可能是潜在的污染源。
参考文献:
SorbetsE,EvrevinM,Jumas-BilakE,etal.AnoutbreakofPseudomonasaeruginosaurinarytractinfectionsfollowingoutpatientflexiblecystoscopy.AmJInfectControl.().1?3
图文:邂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