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曾经莫名其妙会感觉“肾绞痛”,有时候腰疼的直不起来,那种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实在是刻骨铭心......小小的泌尿系结石,发起病来却可能让人痛不欲生。统计发现,10%的人有过肾结石。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我国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更高。然而,其罪魁祸首却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石头”,莫名其妙的毫不留情地堵在排尿通道上,让人疼得发慌。这些石头从哪里来,如何预防这些石头带来的撕心裂肺的痛呢!
泌尿系统结石简介
泌尿系统结石也称“尿结石”、“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由尿液中结晶沉积而成,可见于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以肾与输尿管结石最为常见。
有统计数据显示,欧美国家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尿结石。我国尿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地区高达5%~10%;年发病率约为~/10万人,其中约2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男女发病比例为3:1,好发年龄在25~40岁。近年来,我国尿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导致肾绞痛的原因:1.结石摩擦输尿管壁,引起管壁平滑肌痉挛,这种持续的痉挛就会造成剧烈的疼痛,小结石活动度大刺激重,加剧输尿管痉挛收缩,所以疼痛特别厉害。相比大的结石活动度不大。2.结石导致尿路的梗阻,引起肾及输尿管的张力大引起疼痛,长时间会积水,导致出现酸胀、胀痛的感觉,小结石梗阻不全,一般多为大结石,所以疼痛为胀痛,程度轻。3.还有结石可能会并发感染,如果结石继发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感染导致肾脏出现水肿、渗出,也会引起腰痛的表现。结石越小,疼痛越大肾结石是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如果有肾结石,会出现排尿困难,令患者十分痛苦。在所有的疼痛中,肾绞痛是程度最剧烈的,而引起肾绞痛的最常见原因,就是肾结石。肾结石会导致排尿困难,并引起疼痛。许多人都认为肾结石越大,疼痛越明显。肾结石越小,疼痛越小,实际上恰恰相反。但对于那些没有疼痛的结石,往往对身体的伤害往往是最大的那么,怎么避免结石的侵害呢?首先,就是要管住嘴!多喝水!
多喝水
足量的液体的摄入(包括白开水、饮料等)可增加排尿量,从而降低尿的浓度,预防结石形成。一般成年人建议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在2.0~3.0升以上,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5升以上。
哪种液体比较合适呢?白开水是个不错的选择。饮料方面可选择橙汁和柠檬水。总之,越清淡越好,最好少加工型饮料!
尽量少补钙
尿结石患者以为必须得“低钙饮食”,其实不然,一般建议吸收性高钙尿症患者摄入低钙饮食。可多食用乳制品(牛奶、干酪、酸乳酪等)、豆腐和鱼肉等食品。成人每天钙的摄入量应为~mg(20~25mmol)。
饮食中钙的含量低于mg(20mmol/d)就会引起体内的负钙平衡。低钙饮食虽然能够降低尿钙的排泄,但是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和增加尿液草酸的排泄。正常范围甚至适当程度的高钙饮食对于预防尿路含钙结石的复发具有临床治疗的价值。
但是,饮食钙以外的补钙对于结石的预防可能不利,因为不加控制的高钙饮食会增加尿液的过饱和水平。因此,不建议尿结石患者盲目服用补钙类保健品。
限制“草酸”的摄入
适当限制饮食中“草酸”的摄入,有助于预防草酸钙结石形成。虽然仅有10%~15%的尿液草酸来源于饮食,但是大量摄入富含草酸的食物后,尿液中的草酸排泄量会明显地增加。
草酸钙结石患者尤其是高草酸尿症者应该避免摄入诸如甘蓝、杏仁、花生、甜菜、欧芹、菠菜、大黄、红茶和可可粉等富含草酸的食物。其中,菠菜的草酸含量最高,草酸钙结石患者更应该注意忌食菠菜。
低钙饮食会促进肠道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加尿液草酸盐的排泄,有利于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因此,肠源性高草酸尿症患者可适当补钙。
低盐饮食
高盐饮食确实会增加尿钙的排泄,喜欢“重口味”的同志们需要管管自己嘴巴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