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因为总是等到自己遇到的事情中才进步的话,那成长的代价太大了。——是我说的,没错了。
昨天值班,接了个白板。虽然白板的夜班总会妖里妖气,但完全没在怕的,因为注意力全都被变幻莫测的新冠防控政策吸引过去了。
听说在门诊二楼准备了一间临时分诊室,缓解了夜间急诊涌向“小黑屋”的压力。值班前就跟值班急诊主力左右为男去分诊室看了一下准备情况。门诊护士长已经准备了一些可能会用到的仪器和耗材,我们也脑补模拟了一下看诊情况,看看还需要补充了什么东西。恰好来了个产妇看诊,也不管其实已经是产后60天应该要去看妇科急诊了,先试试看流程顺不顺吧。
“小黑屋在哪里啊?带我们也去看一下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根本找不到小黑屋。如果不是特意去一次,可能一直会忽略到这个地方竟然还能看诊??小黑屋的黑,只能用心体会。大概只有三四个平方米的简易房,放了一些简单的急诊必需品,难以想象前两天还没有暖风机的时候,在这里接诊的同事们怎么处理急诊。孕产妇就算不冻感冒,血压可能都会高上去吧……
无论怎么说,我们昨天值班能够有楼内的分诊室,已经感觉很不错了(而且据说晚饭以后左右为男就没下楼看过急诊??
由于中午以后一直在剪辑“老干部”的视频用眼过度,再加上00生病了血槽只有50%也早早打发她去五楼休息。巡视了一圈四交给左右为男和小顾老师之后,我也准备早早躺平保存体力。燃鹅九点多我接到了计划生育科值班医生的电话以后,大家一下子都嗨起来了……
“我们有个考虑子宫破裂的,想转到产房抢救可以吗?已经叫了妇科。”
“来!”
这个时候就体现了无纸化的优势了,在电子病史系统中迅速锁定了患者(多发子宫肌瘤剥除手术史),查看了病史、超声、血常规和护理记录单。
“由~~~这个人出血差不多要2k了,看看她们叫血了没?”
“没,你准备叫多少,我先叫血,把领血单填起来。”秋田好像已经两眼放光了……
“先叫4-4-8吧,但可能后面还会要,等一下她们开进去看看再决定吧,我也通知一下楠哥要准备起来了。”
九点半计生主任和值班医生、妇科一值、麻醉上级医生陪着患者推床抵达产房,送进手术室。手术室内,我们助产士已经开好包随时可以上台了,楠哥也已经准备好了自体血、全麻药物和CVC。有一瞬间我仿佛穿越到5月2日,除了主角不是我,几乎就是情景重现一样。
前方图片高能预警。。。
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
。。。。。。
。。。。。
。。。。
。。。
。。
。目测腹腔内出血和凝血块-ml
子宫前壁已经全层不规则裂开,破裂口从宫底到膀胱腹膜反折,胎儿被羊膜包裹已经游离在宫腔外,胎盘也局部剥离在外了……
台上手术医生聚精会神,我们在台下完成了很多辅助打野工作(说是场外指导都不为过,骄傲脸)。
在一次次真实和模拟的锻炼中,我们团队内部已经互相心照不宣,明白麻醉医生需要什么样的协助和配合,管理这样的孕产妇抢救工作中需要重视哪些方面,细化到行政和临床的注意事项。
产房里面躺着几个开着小宫口的产妇,优秀的小顾老师把她们看得妥妥的,由于抢救也暂时没有办法给她们打无痛。廖老师和秋田兴奋到不行,一直进进出出观摩学习、协助开医嘱、记录、催化验……感觉他们简直可以在楼道里跑两圈的样子。我其实已经超级困了,但又舍不得这口主场的瓜,毕竟是自己的场子,要hold住。
难得只用吃瓜,怎能错过
00大半夜被自己咳醒,看到廖老师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zjjs/1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