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国海证券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
------
1、政策导向深远海场址,海风景气度复苏
1.1、年装机低于预期,表观数据与景气度背离
年,我国海风新增并网装机量6.8GW,同比增长67%。这一装机数据大幅低于2年市场10-1GW的预期。同时,诸多海风相关公司年业绩同比增速远低于并网装机增速,甚至出现下滑。我们认为,这是造成2年下半年到4年初板块低迷的直接原因。
1年4季度抢装,抬高海缆公司2年业绩基数。除年装机数据低于预期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影响了市场判断。1年抢装的海上风电,大多在4年Q4集中并网,很多设备交付于四季度末,可以估计有不少公司相关订单的业绩确认部分都在2年Q1、甚至Q2,这抬高了它们2年的业绩基数,造成年业绩增速低于装机增速,甚至出现下滑,使得表观装机数据与行业景气度出现背离。换而言之,2年多数海风公司业绩基数对应的行业装机量,并非能源局与CWEA统计的4-5GW的水平,而应该更高,特别是对于在施工周期后段的海缆环节。这一情况首先可以从国家能源局并网数据与CWEA的吊装数据看出端倪,也就是1年CWEA吊装数据低于能源局并网数据,而2年则反之。另一方面,以海缆公司为例,1-年一季度的业绩增速与实际海风并网量出现了背离。2年一季度,海风装机量同比下滑89%,而四家海缆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速从-25.1%至0.1%不等,均与装机增速产生了较大的背离。可以看出,年海风板块面临的不仅仅是装机业绩预期的下修,同时还有2年业绩高基数的影响。这也与部分陆上风电在0补贴退坡之后,在1年出现的高基数现象类似。因此,通过1-年表观的海上风电装机量来判断行业景气度会出现较大误差,2年的实际景气度并不低。这也是为什么年海风并网量虽同比增长超60%,但多数海风公司业绩未等比例增长,甚至出现下滑。
1.2、用海审批政策或有不足,诱发海风监管政策趋严
1.2.1、用海冲突问题频发,2年监管趋严
年,随着国内海上风电的加速发展,补贴退坡政策出台,各地方加快了海上风电的开发节奏,海风行业规模迅速提升,这也导致了海上风电在用海方面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例如,年12月,福建某公司非法占用海域进行石城海上风电场工程建设。0年05月24日被莆田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巡查发现,并于当年9月15日由莆田市自然资源局做出行政处罚。1年是海上风电国家补贴最后一年,当年实现并网量16.9GW,同比增长%,如此大量的集中“抢装”也为2年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了隐患。2年,自然资源部下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项目用海监管工作的函》(自然资办函〔2〕号)(以下简称《规范用海监管函》)。各地区为落实这一文件要求,纷纷启动了相关的用海监管工作:同年7月,连云港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召开了2年度全市项目用海监管工作培训会;同年8月山东省根据完成动态监管系统个用海项目的审批信息入库工作;同年9月,河北省组织对2年6月0日前省级批准的用海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此外,文件还要求“涉及核电、油气、石化和风电等项目用海的,项目用海单位须登录系统(中国海域使用论证网)填报用海项目生态跟踪监测数据”。2年7月,市场开始出现江苏海上点军事审批相关问题的传闻,完成海风和海缆招标的射阳项目也迟迟不见动工,其他两个在1年底竞配的海风项目也迟迟不见核准、招标。2年7月,受台风“暹芭”影响,违规停泊的海风施工船“福景”船出现断锚、走锚现象,导致25人死亡,受到全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zjjs/1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