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8分)
1.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韩愈《晚春》)
(4)_______,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5)《晚春》中,诗人借柳絮、榆钱不甘示弱加入留春行列,表达抓紧时间、创造美好未来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①.深林人不知②.此夜曲中闻折柳③.百般红紫斗芳菲④.双兔傍地走⑤.杨花榆荚无才思⑥.惟解漫天作雪飞⑦.将军百战死⑧.壮士十年归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那gèngǔ()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érbùshě()。
(3)shēn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4)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hānránrùmèng()了。
①.亘古②.锲而不舍③.深宵④.酣然入梦
(1)亘古(gèngǔ):自古以来;整个古代。
(2)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深宵(shēnxiāo):深夜。
(4)酣然入梦(hānránrùmèng):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振聋发聩的一番话,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
B.为维护好市场秩序,对于流动摊贩,城管将进行整治取缔。
C.《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作,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D.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货币时代的当下,电子货币对传统铸币税的冲击是不可理喻的。
D
A.醒悟:在意识上由模糊到清楚,由错误到正确(多指在外界作用下);觉醒明白。使用正确;
B.取缔:明令取消、关闭,禁止,多用于书面语。使用正确;
C.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使用正确;
D.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强横,丝毫不讲道理,多指人。不能形容电子货币对传统铸币税的冲击大,使用有误;
故选D。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删去“之所以”)
B.电磁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取决于它们的功率很高。(将“很高”改为“高低”)
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左右是由沙尘暴带入的,这些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将“繁茂”改为“繁殖”)
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在“爱读书”后加上“的习惯”)
C
C.语义重复,可删去“约”或“左右”;
故选C。
5综合性学习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
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代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
“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_______言传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辈_______
①.(1)先人留下的祖训和直接向父母学习。②.(2)身教③.家风
(1)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结合材料一“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得出:从祖训中传承优良的家风。结合材料二“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得出:从母亲那儿传承优良的家风。结合材料三“学父亲……”得出:从父亲那儿传承优良的家风。然后综述为:先人留下的祖训和直接向父母学习。
(2)要求学生结合“优良家风,我传承”的主题,从对联的特点“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考虑,上联所填词语与“神会”对仗,表示长辈以自己的行动来起示范作用的词语。下联,应填入与“祖训”相对的名词。
6.完成小题。
(1)探究《骆驼样子》中刘四爷和虎妞的父女关系,简述他们之间决裂的导火线。
(2)阅读《骆驼祥子》中的精彩语段,探究人物形象,完成表格。
(1)①事件:刘四爷不同意虎妞和祥子的婚事。
②性格:重男轻女
③关系:建立利益之上
④结果:刘四爷变卖家产和虎妞断绝关系。
(2)①.心理②.自私冷漠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虎妞涂脂搽粉勾引祥子与祥子上床,假称怀孕,为了促成与祥子的婚事,在刘四爷大寿之日将此事(怀孕一事)说出,而因为刘四爷重男轻女,一切以利益为衡量标准,刘四爷不同意虎妞和祥子的婚事,结果刘四爷变卖家产和虎妞断绝关系。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人物形象。
“自己的寿数越大,有儿子的希望便越小,祝寿本是件喜事,可是又似乎应落泪。不管自己怎样改了良,没人继续自己的事业,一切还不是白饶”,这是刘四爷在自己的大寿之日看到客人们拖家带口时的心中所想,为心理描写。
根据“‘钱是我的,我爱给谁才给!’老头子听女儿说要走,心中有些难过,但是为斗这口气,他狠了心”可知,刘四爷不肯将虎妞嫁给祥子,觉得祥子没钱没地位,娶她的女儿虎妞就是占自己的便宜,从自己这里获得好处,在虎妞说“卷起铺盖一走,你给我多少钱?”,此时刘四爷说“钱是我的,我爱给谁才给!”不愿给虎妞钱,表现了刘四爷自私冷漠的一面。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
(2)睨之久而不去去:
(3)但微颔之但: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7.放下;离开;只是
8.(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2)句意: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去:离开;
(3)句意:只是微微点点头。但:只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因,于是;惟,只是;尔,同“耳”,罢了;遣,打发。
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节选自《三国志·王肃传》,有删改)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性质讷而好学好:
(2)有人从学者从:
10.文中的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董遇是如何解决的?
9.喜好;跟随
10.从学者认为自己没有时间。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例如冬天、晚上和阴雨天。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①句意: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好,喜欢。
②句意:有想跟随他学习的人。从,跟从。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苦渴无日”可知,从学者认为没有时间读书。
结合“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可知,董遇告诉他们要抓紧空余时间,如冬天、夜间、雨天的时候读书。
剩余69%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