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可理五脏六腑之气,凡一切病,属气

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乌药。乌药有治冷气之理。原来乌药辛温,能够行气散寒止痛,它能够归肺、脾、肾、膀胱,上中下皆至,所以它行气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上至下,通行气机,能理上下一切诸气,大凡一切病,属于气滞寒凝,而见胸腹不快者,皆可用之。前面我们跟大家讲到气病总司的香附,后面还要讲木香,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本草求真》中说,凡一切病属于气逆,而见胸腹不快者,皆宜用此。乌药与木香、香附同为一类,但木香苦温,入脾能快气,对于食积阻滞适合;香附辛苦,入肝、胆二经,开郁散结,对于七情忧郁,用之则妙;乌药气雄性温,对于逆邪横胸,滞塞阻缚,无处不达,所以乌药乃胸腹逆邪要药也。当然,不是说一味乌药能把胸腹躯干部的所有气机理顺,一般大家要有上中下辨证配伍的思想,要善于用好配伍药,一方面可以加强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把局部气机疏解开。比如胸肋闷痛,可以配瓜萎、薤白宽胸行气止痛;腕腹胀痛,脉象双关郁塞,可以配香附、木香行气止痛,香附走左关,木香走右关,把胀痛理顺,逆气消除。又比如下焦寒疝腹痛,用小苗香配点川洽子,行气散寒止痛,直达下焦。小茴香温升,川悚子苦降,一升一降,再配乌药,可以把局部寒凝气滞之象像解索、理乱丝一样梳理开。《医学发明》里的天台乌药散,就是依据这个思路创制的,专治疗腹中寒疝冷痛。所以,我们治病也可以定位、定性。位置在腹中,用小茴香、川楠子,直沉到下焦去,以诸子皆降之势,理顺下焦寒凝气滞。而乌药善治冷气,遇冷加重者,是寒凝气滞,寒气就是病性,治寒当以温药,所以乌药配小茴香,大能温暖下焦之阳,疏解下焦之寒。大家从古人创制的一个方里就可以读出这方子背后的医理及用药妙处。乌药通理上焦气,可以治疗胸闷冷痛;通理中焦脾胃气,可以治疗顽固胀痛;通理中焦肝胆气,可以治疗胁肋疼痛;通理下焦腹中气,可以治疗小肠疝气或寒凝气滞的痛经,它们是一个道理的。中医看哪里气机不通,而不是具体的病名。用乌药还有另外两种情况,一种是老胃病,焦树德老先生有个三合汤、四合汤,就是集中各个小方子,药简力专,加强行气止痛效果,治疗顽固性老胃病。比如前面讲的金铃子散(延胡索、川楠子)、失笑散(蒲黄、五灵脂)、良附丸(高良姜、香附),还有现在要说的百合乌药汤(百合、乌药),以及以前提到过的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这些小方子一般都是两味药或三味药,大家要把它们记牢,在临床中,通常能够为你的辨证处方增加功效。比如胃脘当心痛,不可止,加进金铃子散;局部刺痛不移,痛得一天到晚连笑脸都没有,加进失笑散;吃凉的痛,生气也痛,把良附丸加进去;痛得气机往上冲,胀满难受,把百合乌药汤加进去;痛得心慌,或本身胃病,又有心脏病,心血脉不通,把丹参饮也加进去,心胃同治。大家别小看这些小方子,在临床中常常能起到妙笔生花的作用。曾治一例顽固胃痛,吃止痛片都止不住。寒凝气滞,寒热错杂,就想起仲景那句话,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先不管它气血寒热虚实,让他沉寒痼冷、气滞血瘀之象先疏达开。于是就把上面五个小方子,强强联合一起上,想不到止痛片没止住的,这五合汤共十一味药却把他拿下了。难怪焦树德老先生视此方为家中秘传,一生以此方加减变化治疗胃痛患者无数,对于此方的组合甚是得意。还有一种情况会用到乌药,那就是腰肾虚冷,尿频遗尿。《妇人良方》里有个缩泉丸,就是用乌药配益智仁,加山药,糊成丸,治疗小儿遗尿特效。特别是小孩子肾虚膀胱冷,阳气不够的,常配合水陆二仙丹,即金樱子、芡实两味药,发现强强联合,效果更好。有些尿床到十来岁的,用了都能够止住。遗尿尿频,小便又清冷,《黄帝内经》认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这里就有寒凝气滞在里面。所以用乌药。《药性赋》说,乌药有治冷气之理。肾与膀胱的冷气可以靠乌药来温肾散寒,化下陷的水寒上腾为蒸气,而游走周身,为身体所用。《黄帝内经》又认为,脾主湿,脾虚不能运化,不能升阳,湿气就会下陷。很多遗尿的小孩子,一般胃口也不好,也不爱长肉,这是脾虚的原因。故而山药在里头,也是意有所指。治疗这种患者时,大夫常会叫父母熬些山药粥给孩子喝,可以健脾,巩固疗效。

古方医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hsqr.com/tslf/14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